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磊1,陶亚南1,赵蓓1,冯瞧2,李永庆1,王雨薇1,周变红2(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十四运”期间西安PM2.5 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张凤1,2,李振亮1,3(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渝东南典型城区冬季一次罕见的PM2.5 污染过程及溯源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张琴1,莫慧偲2,周国治1,潘海婷1,黄河仙1,姚腾3,颜炜琳2(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大气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部).基于转置EKMA 曲线的湖南省臭氧生成敏感性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张颖1,高梦醒2,陈林1,刘智媛1,汪玲3,费永成1(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成都市彭州市气象局;成都市都江堰市气象局).成都气象要素等级对大气污染的改善作用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花瑞阳1,2,倪长健1,李蔚3,叶成志3,石荞语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长春市气象台;湖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长沙地区O3 污染潜势广义可加模型的季节分异性[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佘梓鹏1,王宝娥1,王柳玲2,张日红3,万泉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态修复后某矿区下游农田土壤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袁培炎1,2,李尚书1,2,张琪琪1,2,何天煜1,2,刘静1,2,3,刘国1,2,3(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改进模糊综合评价和主颜色提取模型对河道黑臭独立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李力1,江楠1,仇雁翎2,3(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环保与健康测评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新乘用车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方德昆1,闫小月2,张学珍2,罗海江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1982—2022 年黄土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的时空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李进柱,喻亦林,杨文栋,闫俊丞(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2016—2020 年云南土壤放射性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王婷1,朱红霞2,周敬峰3,姜丽4,金淑聪5,胡佳欣2(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昌吉州回族自治州环境监测站).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铬[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沈俏会,俞洁,戴昕,胡晔(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曾欣1,舒磊1,张靖1,谢倩雯1,曾珊珊2(株洲市气象局;株洲市生态环境局).长株潭区域一次重度污染过程气象成因[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5期
  • 李霖1,赵睿智1,邱小琮2(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阳山湿地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李细生1,2,陈媛1,罗慧妮2,张克非2,喻雨知3,李巧媛1,张华2,易飞2(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株洲市气象局;长沙市气象局).湖南空气质量预报中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王文雷1,张凤菊1,曹燕燕1,朱晨1,栾永盛2,岳太星1,郑秋花3,陈相峰4(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技术判断常见方法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倪鹏程,李名升,李宗超,吴萌萌,徐瑞颖,田志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体系构建与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裴继影1,2,王明威1,庞可1,胡俊杰1,余克服1,2,张瑞杰1,2(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有机紫外吸收剂在珊瑚礁区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王林,王祥,孟庆辉,王新新,陈艳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基于Sentinel-3 OLCI影像的渤海FUI水色指数遥感提取及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杨稀淇,朱超,陈庆彩,马宏瑞(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微生物组成及人体健康风险影响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于燕1,徐宏辉1,姚波2,3,浦静姣1,姜瑜君1,4,韩路杰4,陈懿妮5,宋海清6,董璠7(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浙江省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氢氯氟碳化物本底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杨晓钰1,马鹏飞2,边萌1,孙凤娟1,孙军1,刘建军1,王玉2,张建辉2,赵少华2(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对典型城区的影响过程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张迪,陈善荣,唐桂刚,王帅,李婧妍,孟晓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2015—2020年全国重污染天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朱丹丹1,黄卫1,张子豪1,吴可方1,彭娴1,符哲2,陈兆祺1(湖南省岳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氯酸钠对废水COD测定的干扰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李雯洁1,杜祯宇2,3,韩伟丹4,滕飞4,范爽5,李玉武2,3,5(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安科慧生科技有限公司;国环绿洲(固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土壤重金属分析方法间检测结果一致性判断方法——数据对t值检验法的改进与完善[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占发旺1,谢家桧2,郑江玲3,周鸿宇2,胡红美4,金航标2,胡俊2,董慧峪5(江西万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新昌分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长江口-杭州湾海洋生物中双酚A和三氯生的浓度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张和平1,2,陈蕾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臭氧综合指数与臭氧潜势指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侯露,高愈霄,刘冰,李健军,彭福利,贾世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汛期暴雨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与污染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黄威1,杨洪涛1,周军军2(宜春学院;宜春市袁州生态环境局).2015—2019年抚州市临川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 解鑫1,2,尤佳艺3,李文攀1,2,白雪1,王业耀1,2,杨琦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011—2021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变化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