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佳,于有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伍德拉克裂谷地区的海底地震仪方位和地壳结构[J].地震学报,2023,第3期
  • 张佳佳1,2,陈龙1,2,李元灵1,2,刘民生1,2,石胜伟1,2,易靖松1,2,张文1,2,张世林1,2,孙金辉1,2,杨栋1,2,鲜杰良1,2,蔡佳君1,2(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2022 年9 月5 日泸定MS6.8 地震的同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毛世榕,史水平,玉壮基,苏梅艳,李莎何嘉幸,符衡,张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和Hurst 指数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李赞,刘瑞丰,王子博,胡岩松,孔韩东(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2 年9 月5 日泸定MS6.8 地震震源机制和辐射能量测定[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胡锦涛1,谢军2,3,危自根2,3,4,5,金超1(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秭归段浅层速度结构和孕震环境[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焦明若1,2,董方杰1,罗浩1,于靖康1,马莉2(辽宁大学信息学院;辽宁省地震局).融合门控循环单元和自注意力机制的矿山微震P 波到时拾取方法[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冯宣政,鲁来玉,王少曈,秦彤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浅层结构研究中高阶模式瑞雷面波对低速层的约束[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潘啟安1,2,沈旭章1,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基于短周期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的空间自相关法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赵晓芬1,温增平1,谢俊举1,解全才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NGA-West2 地震动预测模型对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各分量的适用性[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赵靖轩1,2,巴振宁1,2,阔晨阳1,2,刘博佳3(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2022 年9 月5 日泸定MS6.8 地震宽频带地震动谱元法模拟[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王兰炜,张宇,张兴国,胡哲(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电阻率观测中地铁杂散电流特征[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付国超1,潘华1,程江1,郑立夫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地震局).潜在地震滑坡的概率危险性分析* ——以陕西陇县为例[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刘善军1,纪美仪1,宋丽美2,魏恋欢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基于改进两步差法的玛多MS7.4 地震微波异常研究[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何鑫俊1,张晓东1,孟令媛2,王月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长宁—兴文地区应力降等震源参数与区域内显著地震的时空关系[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朱凯光1,2,贺小丹1,2,樊蒙璇1,2,Dedalo Marchetti1,2,王婷1,2,温佳咪1,2,张逸群1,2(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 年牙买加MW7.7 地震前蜂群卫星磁场的时变背景场与异常分析[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杨雨静1,2,冯彦3,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泰勒多项式模型的1960—2000 年中国大陆各年代磁异常场差异[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地震学报编辑部).欢迎订阅2023年度《地震学报》[J].地震学报,2023,第2期
  • 游秀珍1,林彬华1,李军1,2,郭阳1,于伟恒1,李水龙1(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台网预警能力评估[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孙艺璇,徐国林(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构建校正窄频速度记录的传递函数[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贾宝新,刘国昱,周琳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褶积原理和改进广义S 变换的震动波衰减补偿试验研究[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张腾飞1,苏桂武1,齐文华1,魏本勇1,裴敏超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民众灾害意识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基于科学计量学和文献内容分析的联合诊断[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范业昊1,2,王宏伟1,2,温瑞智1,2,任叶飞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利用经验格林函数谱比法估计2013 年芦山地震序列的应力降[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唐杰1,2,张素欣1,2,盛艳蕊1,2,王江1,2,丁志华1,2(河北红山巨厚沉积与地震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北省地震局).怀涿盆地北缘断裂带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郝奥伟1,2,张海江1,3,韩守诚1,高磊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基于多台站的接收函数和重力联合反演确定莫霍面起伏和地壳平均波速比[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赵玉红,苏维刚,冯丽丽,李霞,刘磊,孙玺皓(青海省地震局).2021 年青海玛多MS7.4 地震前大武台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分析[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翟泽宇1,2,谷洪彪1,2,张艳1,2,孔慧敏1,2,3,迟宝明1,2,3(防灾科技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松散承压含水层水位的同震响应实验与数值模拟[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熊治涛1,2,唐新功1,张连群3,李丹丹4,余俊虎1(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线源三维井地电法异常边界增强及地形校正技术[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 李学波1,卫定军1,李学涛2,罗龙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夏自然资源资产统计核算中心).与气压有关的地电场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震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