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喆1,2,3,王扬1,2,3,戴小杰1,2,3,朱江峰1,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种群模拟在渔业资源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8期
-
李明晖1,2,安长廷1,李昂1,3,刘凯莹1,柳淑芳1,3,庄志猛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黄渤海虾虎鱼DNA条形码分类体系构建[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8期
-
周翰林1,2,严利平2,张辉2,李建生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东海日本鲭年龄与卵径和繁殖力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8期
-
宋超1,2,李亚鸽1,3,赵峰1,3,2,刘若晖1,3,冯广朋1,2,黄晓荣1,2,庄平1,3,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组成及繁殖性能[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田娜娜1,杨瑞斌1,谭博真1,曾小理1,何林强1,徐兆利1,朱振1,刘海平2,杨学芬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西藏哲古措异尾高原鳅年龄、生长及繁殖特性[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徐永江1,王开杰1,2,姜燕1,崔爱君1,柳学周1,方璐1,王滨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种鰤属鱼类肌肉质构特性及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严利平1,刘尊雷1,金艳1,程家骅1,熊瑛2,胡翠林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黄海南部小黄鱼种群动态和开发模式[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刘若晖1,2,宋超2,3,4,杨刚2,3,4,赵峰1,2,3,4,张涛2,3,4,耿智2,3,4,冯广朋1,2,3,4,胡丽娟1,2,彭彪彪1,2,庄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长江口刀鲚群体形态差异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王玮云,何健龙,付萍,姜会超,王宁,刘爱英,宋秀凯,程玲(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庙岛群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赵蕊蕊,徐胜勇(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绒杜父鱼全基因组survey分析及微卫星分布特征[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刘通1,2,梁旭方1,2,庄武元1,2,蔡文静1,2,张焱鹏1,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翘嘴鳜pck1及t1r1基因DNA甲基化在其转食人工饲料中的作用[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李绍明1,田璐1,肖俊红2,梁志强1,吴含含2,向兴3,张在权4,李传武1(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怀化市洪江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怀化天鲮自然保护有限公司).湘华鲮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组织学观察[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刘荣欣1,周演根1,李哲坤1,黄铭1,高勤峰1,2,董双林1,2(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两种规格大西洋鲑胃排空特征及其模型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丁昊翔1,2,3,唐美君1,2,3,姜晓东1,2,3,房伟平4,成永旭1,2,3,吴旭干1,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浙江长兴县农业农村局).中国主要产地“六月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比较[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袁晓倩1,迪丽娜·茹斯坦木1,张琪2,韩洁1,2(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GenBank中裂腹鱼类CO I基因序列的分子标记有效性[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翟凯旋1,2,曹泽艺1,2,习丙文1,2,陈凯2,谢骏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洪湖碘泡虫寄生异育银鲫组织器官的偏好[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徐璞1,2,鲁翠云2,孙志鹏2,霍堂斌2,金洪宇2,吴学工2,郑先虎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基于线粒体序列的新疆4个河鲈野生群体的遗传现状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王刘永1,周启苓1,马骞1,2,毛非凡1,杨二军1,陈刚1,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鲑降钙素对虹鳟鳞组织lnc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7期
-
赵可歆1,2,尹振东1,张可可1,唐小双1,崔正国1,曲克明1(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植物与基质层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马凯1,2,佟广香1,2,匡友谊1,尹家胜1,2,张永泉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及增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极茴鱼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黄洪亮1,2,冯超3,李灵智1,2,饶欣1,2,陈帅1,2,杨嘉樑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当代海洋捕捞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董震宇1,2,杨槐1,2,郭宝英1,2,叶莹莹1,2,祁鹏志1,2,迟长凤1,2,徐开达3,4(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曼氏无针乌贼维甲酸X受体(RXR)cDNA的克隆与表达[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高远1,李甍1,董登攀1,郑延璇2,宋协法1,刘心田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乳山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威海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异养和自养型生物絮团的微生物特性及其与养殖水环境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杨欣1,赵静怡1,叶金云1,2,3,杨国梁1,2,3,徐奇友1,2,3(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水生动物繁育与营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三丁酸甘油酯、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酰–谷氨酰胺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刘东亚1,2,隋娟2,孔杰2,孟宪红2,曹宝祥2,刘宁2,罗坤2,曹家旺2,强光峰2,刘绵宇2,陈丽梅1,栾生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凡纳滨对虾幼虾体重性状在低温波动环境下的遗传参数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王树茂1,2,王秀华2,朱娜2,王枫林2,董宣2,张庆利2,杨国梁3,高阳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江苏数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高邮罗氏沼虾池塘养殖可培养微生物组成调查[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迪丽娜·茹斯坦木1,袁晓倩1,张琪2,韩洁1,2(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的裂腹鱼类系统发育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
温健1,张艳婧1,李宜锴1,李曰嵩1,2,3,4,余为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不同强度拉尼娜事件下东海鲐栖息地的时空变动[J].中国水产科学,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