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宇(韩国中央大学历史系).韩国科举制度废止:原因、过程及影响[J].教育与考试,2022,第3期
-
吕慈仙,周爱华,申亚云(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公费师范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禤欣怡1,王世伟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市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罗尔斯正义论视角下高考命题内容公平性探析* ——以近五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作文命题为例[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卢彩晨,徐佳(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G 省高职院校4225 份问卷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王博(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聚焦专业录取: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体系的新视角[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廖爱民(四川大学招生办公室).关于“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四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佳澍,攀登(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上海中招新政下的录取机制设计[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陈磊1,2,冯用军3,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一带一路”教育高等研究院;安邦中国评价科学院院长兼安邦大学评价中心).我国教育治理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基于CSSCI 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王学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2020 年以前清代科举史研究趋势与述评[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田建荣(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多学科、完整性、集大成的科举学研究巨制 ——刘海峰教授主编《中国科举通史》读后[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谢梅沁,谢季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命题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相关主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蔡正道(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清代大埔杨氏科举家族的科举成就及其原因 ——从清代广东乡试的举人地理分布谈起[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吴荧秋,张金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管窥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大公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教育与考试》杂志社).教育与考试征稿启事[J].教育与考试,2022,第2期
-
付八军,陈佳(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领域“唯分数”:成因、影响与治理∗[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郑钦晖1,2,胡荣1(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格拉斯哥大学).STEM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差异 ——基于刻板印象的讨论[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傅冠华1,许露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咸丰九年科举借闱之争及其当代启示[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曹惠芳,李志丹(南通市教育考试院).高职院校自学考试“专接本”项目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向蓓姗1,向红军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湘南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多元路径选择下新高考的自由与公正析论[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杜芳芳,江恒(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新高考改革政策的价值走向与主题变迁* ——基于政策文本的词频及共现分析[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陈晓红1,樊本富2(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北京教育考试院).试论教育考试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牟文翰,杨连生(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强基计划”的优势特点、潜在风险与优化路径 ——基于36 所试点高校的文本分析[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李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春考:高校招生录取机制的困境与改革路径[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陈兴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理论研究所).“新时代”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七大特征∗[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王璞,田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学:想象力丰富实践的浪漫阶段∗[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王迎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烛光里的科举:明清科举考试用烛研究[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宋巧燕(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晚清西学书院文学与科举教育探析[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
(《教育与考试》杂志社).征稿启事[J].教育与考试,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