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1,2,张玉柱3,李意愿4,李占扬5,贾雅娜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沉积物特征与旧石器遗址的形成过程[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任进成1,2,3,4,5,王法岗6,李锋2,3,杨庆江2,3,4,陈福友2,3,高星2,3,4(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形成过程[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葛俊逸1,2,3,4,邓成龙5,6,邵庆丰7,裴树文1,2,唐锐枰1,3,涂华8,高星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陆莹1,孙雪峰1,王社江2,3,鹿化煜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姬昊1,2,刘春茹1,宋为娟1,魏传义1,敖红3,李建平1,尹功明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泥河湾盆地三棵树遗址ESR年代学[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杨石霞1,2,裴树文1,2,邓成龙3,4(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徐哲1,2,3,马姣1,2,裴树文1,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同号文1,2,3,张贝1,2,3,陈曦4,王晓敏5,孙吉嘉1,2,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山神庙咀遗址动物群及其时代意义[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董为1,2,白炜鹏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境内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化石[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戴静雯1,2,3,张双权1,2,3,张乐1,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史前人类对动物骨骼油脂的开发和利用[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侯侃1,林留根2,甘恢元2,闫龙2,朱晓汀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博物院).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的古人口学[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兴华,宇克莉,郑连斌(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中国14 个特殊旁系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比较[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包金萍1,郑连斌2,宇克莉2,贾亚兰2(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基诺族体质特征及35 年来体质的变化[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珊1,2,王文佳1,2,宇克莉1,2,郑连斌1,2(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湖南、湖北、贵州土家族成人的体成分比较[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靳英帅1,2,3,张晓凌1,2,仪明洁4(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席焕久,李文慧,刘莹莹(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人类学研究所辽宁省国人体质特征研究重点实验室).体质测量在超重和肥胖研究中的应用[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月书1,2,李锋1,3,王晓敏4,陈福友1,3,高星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记录方法讨论[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三灵1,李浩2,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分类方法试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何嘉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人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露雅1,2,朱剑2,岳超龙3,唐际根4(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殷墟玉器孔道内部微痕分类辨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关莹1,2,李有骞3,邢松1,2,黄立平4,程力4,周振宇5(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甘南县文物管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甘南县旧石器地点发现的新材料[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华李成1,2,Peter S UNGAR2(浙江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Arkansas).牙齿微痕研究在古食性重建中应用的简述[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雷帅1,2,陈靓1,翟霖林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西安鱼化寨史前婴幼儿乳齿的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何嘉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封面图片简介[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陶大卫1,张国文2,周亚威1,陈朝云1,韩国河1(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生物考古所见两周时期官庄聚落的人群与社会[J].人类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兴香1,李雍1,吴晓桐1,2,宋艳波2,栾丰实2,薛新明3,金正耀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黄河流域出土龙山时期扬子鳄骨板的多种同位素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宥成1,侯光良2,3,高靖易3,陈晓良3(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冬给措纳湖畔新发现的细石器及其同周边地区的技术关系[J].人类学学报,2021,第1期
-
关莹1,2,周振宇3,王晓敏1,2,葛俊逸1,2,谢飞4,高星1,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籍箕滩遗址发现的新材料[J].人类学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