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梅惠杰1,张贝2,雷华蕊3,同号文4,5(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蔚县南柏山遗址晚更新世河套大角鹿角化石[J].人类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兴华1,郑连斌1,徐飞2,包金萍3,宇克莉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中国藏缅语族成人的超重与肥胖[J].人类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三灵(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刻划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3,第2期
  • 范文田,杨晓冬(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泥河湾盆地南山根地点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3,第2期
  • 代琪1,2,张全超1,2(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代谢性骨病生物考古学》评介[J].人类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葭萌1,2,3,王社江1,2,孙雪峰4,鹿化煜4,张小兵5,张红艳4,张改课6,夏文婷7,别婧婧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陕西省洛南县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陕西洛南盆地延岭旧石器地点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楠1,2,3,孙战伟4,赵艺蓬4,何嘉宁2,3,凌亮优2,3,成芷菡2,3,冉智宇2,3(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年龄鉴定的转换分析法及其在月家庄墓地人骨中的应用[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张月书1,2,3,李锋4,陈福友1,3,仪明洁5,高星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 层的形成过程[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别婧婧1,2,3,夏楠4,王社江1,2,弋双文5,鹿化煜5,夏文婷6,张改课4,李葭萌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陕西洋县绿豆梁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制品[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高峰1,杨石霞2,3,4,周新郢2,3,4,阮齐军1,浣发祥2,3,4,何林珊1,邱开卫5,杨博5,王益人6,杨庆江2,4,王建2,4,沈慧2,3,赵克良2,3,4,李小强2,3,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南省耿马佛洞地遗址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陈晓颖1,2,游海杰3,宋美玲3,郭明晓3,肖雨妮4,曾雯3(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西敢造遗址史前居民口腔的健康状况[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张乐1,吴秀杰1,张双权1,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资阳人遗址出土的骨锥[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李海军1,翁敏洁1,段琬琪2,刘力铭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人类口唇部形态变异的研究进展[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叶芷1,2,3,杜雨薇1,2,3,裴树文1,2,丁馨4,徐哲1,2,3,马东东1,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的形成过程[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李咏兰1,2,3,于会新2,郑连斌4(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十年来中国人活体测量研究的历程[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顾纯光1,罗武宏1,张东2,杨玉璋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林壹1,刘拓2,顾万发3,汪松枝3,王幼平4(郑州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登封方家沟遗址的石料产地[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周亚威,王惠,丁思聪,陈博(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东周一例人体肱骨发育不对称的病理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仝广1,2,3,4,李锋5,高星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东北亚楔形细石核模拟剥片实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 曹彧,仪明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软锤石片辨识的实验史及争议[J].人类学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