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丹.《〈华裔学志〉研究》出版[J].国际汉学,2021,第3期
-
秋叶.一本从地理学上探讨中国中心观的新著——《地球的结构——中国中世纪早期的超地理学》[J].国际汉学,2021,第3期
-
弥维礼.弥维礼教授为《国际汉学》题词[J].国际汉学,2021,第3期
-
苏莹莹(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中国文化近代在东南亚的传播:传承、异变与包容共生[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车琳1,叶莎2(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汉魏六朝诗在法国的译介与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杨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历程[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汤开建(澳门科技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法国耶稣会士聂仲迁在华传教活动考述 ——兼谈《鞑靼统治下的中国历史》一书的史料价值[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陶友兰1,王琰2,白牧之3,白妙子(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论语》英译过程中历史考据方法的应用 ——汉学家白牧之夫妇访谈录[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陈妙丹(汕头大学文学院).波多野太郎及其汉学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杨杏红1,王娟2(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张冰(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出版社).从“中学西传”到“西学俄渐”的中国典籍传播 ——以《大学》最早进入俄罗斯为例[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李玉良(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探索与颠覆:白氏《论语辨》探赜[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刘曼(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礼拜”来源再考[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胡芳毅1,李海军2(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尔雅》在英语世界的首次译介[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丁超(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罗马尼亚汉学家萨安娜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邬银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巴尔托利《历史汇编》中国部分的资料来源[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文化自觉是根本[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陈利(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结微情以陈词 ——邱苏伦教授与中国典籍泰译[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梁勇,任显楷,张茜(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汉学研究新进展 ——海外汉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综述[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外语类大学的新使命[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张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古巴华工调查录》与清政府的华工政策[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冯刚1,兰建华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兴隆场》的学术价值与伊莎白的中国情怀[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盐山正纯(日本爱知大学).明清时期西洋人“官话”描述演变史[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马丽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以赤子之心传播传统文化 ——记初大告和丁往道先生[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闫妍1,金国平2(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近代上海万国商团葡萄牙队考察[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何鹏举(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明清变革与中国道路 ——沟口雄三的思想世界[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何演(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17世纪前中国和葡萄牙关于斯里兰卡的地理考释[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