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林晖,刘新育,毛国涛,王明道,陈红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工科背景下酶工程课程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2期
  • 欧阳鑫昊(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学中的科研教学互利模式探索——“花开四季的奥秘”微课教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2期
  • 何磊1,2,蒋琴素1,2,徐程2(浙江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小型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开发与教学应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2期
  • 娄慧玲1,2,吴燕华1,2(生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利用定量PCR进行哺乳动物基因表达检测的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设计[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李佳桐,马彬广(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业微生物根瘤菌共生固氮过程虚拟现实(VR)仿真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韩利红,刘潮,郭丽红(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食品工程学院).以生物进化思想探究植物智慧——“花的前世今生”微课教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宁雪媛,杨云娟,赵三军,丁俊美,黄遵锡,许波(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献导向下的微生物学融合式教学实践——以“病毒”章节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周衍衡,回虹燕,赵瑞华(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生“免疫与肿瘤”专题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张仁懿1,袁建立1,艾得协措1,孟雪琴2(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 提高生态学实验教学质量[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吕爱平,张敬,刘艳,唐凯临,王海芸,冷晔(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研相长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生物信息学实验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杨金娥,徐永铨,李莲(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外源荧光蛋白表达和荧光染色检测内质网形态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寇珍珍(空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追本溯源,以科学史的视角辩证探索神经递质的奥秘——“神经递质”微课教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李卫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医学部).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高新技术教学实践——“微量热泳动法定量分析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微课教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赵东旭1,张金凤1,周连景1,杨宇1,申晓勇2(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通识课“生命科学基础”中思政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辛广伟,张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围绕微管结构动态性拓展本科生免疫荧光实验教学[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赵玉红,李登文,周浩,石建党,李欣,王坚,邓飞(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应用于本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高效液相色谱仪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白虹,程铭悦,王莎莎,白云,刘亚丰,宁康(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融合生物信息技术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 朱慧,金龙如,王海涛,任炳忠(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动物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