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凯,汪志明,王小秋,李江涛,张思勤,曾泉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页岩气储层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师政1,邱隆伟1,田琨2,杨勇强1,王晔磊1,畅通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油气规划所).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特征及识别[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陆小霞1,2,3,黄文辉1,2,陈燕萍4,张守仁3,吴见3,徐延勇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中心;中原油田物探研究院).沁水盆地南部深煤层孔隙结构特征[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林彤1,雍自权1,2,刘树根1,2,白志强1,王浩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川东南石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特征[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周吉羚1,李国蓉1,2,高鱼伟1,雷和金1,符浩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川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陈涛1,2,侯读杰1,2,米巨磊1,2,何大双1,2,施和生3,朱俊章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用[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王维红1,宋元东1,林春华2,刘瑞有3,姜艳影4(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梧州中国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三维地震资料叠前随机噪音压制[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范宇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化部).黏性介质薄砂层时频特征响应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胡莹1,2,卢双舫1,李文浩1,薛海涛1,张鹏飞1,2,李倩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江汉盆地新沟嘴组泥质白云岩含油性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徐浩1,2,解启来3,陈孔全4,张玺4,王嗣敏5,刘福春4,李忠博4,杨秀辉4,徐文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彰武断陷九佛堂组页岩油气潜力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张文福(东北石油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固体含源导热问题的Hamilton原理及其解析方法[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FAN Yuting.Analysis of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response to the thin layer in anelastic media[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王勇1,宋国奇2,刘惠民1,郝雪峰1,姜秀芳1,银燕1,杨万芹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济阳坳陷细粒沉积岩形成环境及沉积构造[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杨艳秋1,2,李刚1,2,易春燕3(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层序地质时代[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东北石油大学学报》获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来稿须知[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3期
-
雷和金1,李国蓉1,2,周吉羚1,高鱼伟1,申滔1,符浩1,李辉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盆地南部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雷鑫1,张士诚1,许国庆1,邹雨时1,郭天魁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射孔对致密砂岩气藏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的影响[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王湘平1,丰勇2,曹自成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包裹体综合分析方法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陈方举(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贝尔凹陷南屯组钙质泥岩地质成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钟立国1,田一骢1,姜岩鑫2,马帅1,张成君2,孙兰佳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辽河油田杜84区块超稠油低温氧化反应实验[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黄丁杰1,于兴河1,谭程鹏1,皇甫致远1,瞿建华2,李辉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玛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钟立国1,张守军2,鲁笛2,管九洲2,张忠义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曙光采油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热采所).空气辅助蒸汽吞吐采油机理[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张鲁川,卢双舫,肖佃师,黄文彪,李进步,郭思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基于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的泥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预测及应用[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吴双1,2,汤达祯1,2,许浩1,2,李松1,2,孟艳军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层气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实验室).深部煤层气井排采特征及产能控制因素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王千军(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特征及演化[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于镝1,霍凤财1,张雯2,胡绍彬3,孙兰佳3(东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多注多采条件下水驱油藏区域影响估计方法[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
夏勇1,袁继明1,夏勇辉2,张芳1,王华1,崔越华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气田开发处).靖边气田南部非边底型地层水分布主控因素及预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5,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