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辰1,杨丽1,2,朱金伟1,束韫1,崔宇韬1,王洪昌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玻璃窑炉烟气可持续深度处理的可行性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王相凤1,2,束韫1,刘宇1,田刚1,谭玉玲1,龙红艳1,邓双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废气量减排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效率的要求[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谭玉玲,刘宇,黄家玉,束韫,都基峻,龙红艳,王相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钢铁行业废气量减排潜力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都基峻,田刚,谭玉玲,龙红艳,张凡,石应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业废气再利用的碳减排潜力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田刚,张凡,刘宇,束韫,王相凤,王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烟气中硫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刘宇,王红梅,张凡,田刚,邓双,王相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通过废气量减排降低污染物排放技术综述[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张凡,王洪昌,黄家玉,束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灰霾控制策略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束韫,张凡,黄家玉,王洪昌,朱金伟,王红梅,田刚,邓双,都基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废气量减排控制技术需求方向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黄家玉,束韫,张凡,王红梅,王洪昌,都基峻,谭玉玲,龙红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我国废气量减排及配套深度控制技术的管理机制探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任阵海(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雾霾控制策略专辑 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任阵海(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雾霾控制策略专辑 引言[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辑部).声明[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辑部).《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3期
  • 隋志男1,2,3,郅二铨2,3,姚杰2,3,于会彬2,3,宋永会2,3,李辉1(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三维荧光光谱区域积分法解析辽河七星湿地水体DOM组成及来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闫晓淼,李玉然,朱廷钰,齐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铁烧结烟气多污染物排放及协同控制概述[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王春丽1,2,吴俊奇2,宋永会1,向连城1,钱锋1,刘佳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活化赤泥颗粒吸附除磷的效能与机制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华飞1,赵广超1,张靖天2,昝逢宇1,贾其娜1,霍守亮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口湖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分布特征[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李慧菁,贾尔恒·阿哈提,程艳(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乌伦古湖流域污染负荷估算[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苏毅1,杨延梅1,岳波2,汪群慧3,黄启飞2,李海玲2(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典型废矿物油的产生工艺及其重金属浓度特征[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庞纪元1,2,吴俊奇2,宋永会1,向连城1,刘佳3,王思宇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活性污泥反应器流态研究中示踪剂的选择[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邵霞珍1,郭思岩1,王颖2(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黑藻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净化效果[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王伟1,姬亚芹2,3,赵哲1,李金1,孙洪峰1,张静2,3,张诗建2,3(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鞍山城区夏季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谷秀1,李捍东1,李霁1,汪苹2,孙赟硕3,李纪恒3,赵宁3(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麦格东方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超声波技术去除藻毒素的效果[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刘敏,郑川江,陆海清(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基于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空气质量管理[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 郭浩1,彭昌盛2,寇长江3,张秀喜1,赵晗1,谭小霞1(京科高新(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持(北京)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污泥堆肥对针茅和车前草生长的影响[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