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姣素(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文学修辞、古典情怀与性别文化——阎真小说青年女性时代观察[J].文艺论坛,2022,第4期
-
杨晓澜(芙蓉杂志社).守护中国小说的传统——关于蔡测海长篇小说《地方》[J].文艺论坛,2022,第4期
-
樊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习近平“德艺双馨”思想的提出、发展及意义[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张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习近平文艺精品力作论述的三个维度[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介入写作、现实主义精神和难度意识——兼论新时代诗歌的审美话语尺度[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陈若谷(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1950至1970年代工人形象与工业化叙述[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俞晓霞,葛心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影像”的审美化生成——李子柒短视频艺术批评[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王若存,华楠(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VR电影《杀死大明星》的影像艺术生成[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刘歆妍,李夫生(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后疫情时代我国短视频业态情状及其叙事策略[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包磊(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启蒙与改革年代:未完成的娱乐片和被遮蔽的系列化[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房伟(苏州大学文学院).理论的“还原”与本土化“再造”——当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话语的多重认识维度[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西部文学”——兼及文学史叙述的空间维度[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陈若谷(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崛起与弥散:《黑客帝国》的多重“真实”视阈[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康富强,蔡翔(上海大学文学院).土改小说的空间叙述与形式——以周立波《暴风骤雨》为中心的考察[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关琳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故事”内外的自我探寻与身份突围——重读王安忆《我爱比尔》[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蒋卓伦1,张建安2(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艺术教育研究所).论西方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上海”形象[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周映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先贤人格和红色精神的音像塑造——以北京大学美育创新实践为例[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徐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文学批评的同代人与同时代性——陈培浩论[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王光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边缘如何学问?——陈培浩学术印象记[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燕园有女已长成——若谷印象记[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吴俊(南京大学文学院).主持人语 若谷文章是奇峰[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邱振刚(中国艺术报社).脉络、现状及叙事问题:对我国生态题材电影的一种观察[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周爱勇1,刘瑶2,徐颖1(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一次关于作家与批评家、生活与文学的“近距离对话”——“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流域作家群”学术研讨活动综述[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吴义勤,周新民.主持人语[J].文艺论坛,2022,第3期
-
郑雨晴,杨尚鸿(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跨文化情境中的参与式纪录片创作探析——以《从〈中国〉到中国》为例[J].文艺论坛,2022,第2期
-
蒋述卓(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东亚四季美学观念的形成及其拓展[J].文艺论坛,2022,第2期
-
江晖(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从集体群像到个人具象: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内地获奖影片影人掠影(1985—2020)[J].文艺论坛,2022,第2期
-
赖荟如(中山大学中文系).许冠文喜剧:跨文化奇观、美学关联与现代性转向[J].文艺论坛,2022,第2期
-
李凌莉(中山大学中文系).怀旧与残酷的文化之镜——台湾电影在日本的认同与折扣[J].文艺论坛,2022,第2期
-
王瑞,王贤斌(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哲学特征[J].文艺论坛,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