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元利,高瑞(潍坊职业学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生态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10期
-
沈凯1,康斯坦丁·聂吾希斌2(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融合科学与教育实践背景下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10期
-
姬红兵1,田聪2,李龙2,赵小燕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电子信息关键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张鹤立,杨鸿文,柴春泽(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与工程学院).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以信通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闫玺玺,张静,赵宗渠(河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新工科”下基于综合素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与建议[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郑巧1,2,程树英1,2(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供应端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李沛秦,雷菁,贾庆仁,熊伟,杜春,陈浩(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应用产出导向与元认知理念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魏民祥,陈凯,赵万忠,李玉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车辆电子学”研究生课程先进汽车技术平台教学模式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田思庆1,杜云明1,赵化启1,梁秋艳2,袁铭润1(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与思政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时晨光,周建江,汪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产教融合背景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信号处理类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李开明,罗迎,张群,倪嘉成(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军校研究生融合协同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研究 ——以空天电子信息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符江锋,魏鹏飞,李华聪(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领域课程案例设计研究 ——以“航空发动机控制”研究生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王长瑞,田威,胡俊山,李波,李鹏程,张霖,金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新工科”背景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导师指导方式和创新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刘丹谱,张志龙,郭彩丽,罗涛,郭一珺(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核心课程群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熊伟,陈浩,李沛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聚焦实战的军校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郭爱煌,王睿(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陈梦,李树锋,金立标(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徐湛,曹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实践创新培养基地建设探索 ——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韩万江1,邱莉榕1,崔立杰2(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基于精准化的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 ——以“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秘书处).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2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顺利完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秘书处).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2022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工作顺利完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9期
-
储久良1,2,高广银1,成艳1,宦臣1(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课程与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 ——以“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8期
-
姜宏岸,赵启升,张勇,仲兆满(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应用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8期
-
李巧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改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8期
-
陈树君,张自强,康存锋,崔晶(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四维”课程体系和学习工厂培养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8期
-
严金凤(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基于OBE理念的“逆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