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禹辉1,邱云1,2,杨龙奇3,胡建宇3,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大亚湾及其邻近海域夏季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振伟1,刘必劲1,曾银东2,张世民3(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平潭竹屿湾水交换能力和溢油风险数值模拟[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徐轶群1,2,曹泽祥1,2,邓立向2(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水面无线自组网装备研发与水动力学监测应用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万婧倞,罗曼,吴鹏,黄仕新,唐旭,徐长安(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具降胆固醇功能的海洋源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工艺优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郑在超,李钫,杨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算红螯螯虾实体组织的细胞数量[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薇1,罗肇河1,高越2,顾海峰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沿海贪食共生藻的形态、超微结构和分子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袁凯瑞1,2,王久娟1,2,林佳瑜3,韩宇1,2,王凯敏3,徐宇程3,陈劲松1,2(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深圳海洋环境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工程实验室 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基于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大亚湾附近海域余流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钫.海洋科技助力抗“玻璃苗”疫病对虾种苗选育[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征稿简则[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陈顺洋1,2,3,安文硕1,3,陈彬1,2,3,陈光程1,2,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红树林生态修复固碳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颖1,2,陈光程1,钟才荣3(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研究与恢复现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克亮1,吴侃侃1,2,黄海萍1,姜玉环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政策现状、问题及建议[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蔡榕硕,郭海峡,ABD-ELGAWAD Amro,牛文涛(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全球变化背景下暖水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修复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戚洪帅1,2,3,刘根1,蔡锋1,2,朱君1,2,刘建辉1,雷刚1,2,何岩雨1,郑吉祥1,曹惠美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滩修复养护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何岩雨1,2,朱君1,3,戚洪帅1,3,4,刘根1,雷刚1,3,赵绍华1,郑吉祥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人工岛影响下的海滩修复对策研究 ——以海口西海岸为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郑新庆1,2,3,4,张涵1,陈彬1,3,4,俞炜炜1,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漳州海岛海岸带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珊瑚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浴阳1,2,3,刘骋跃1,2,3,王丰国4,江雷1,2,3,俞晓磊1,5,张芳1,6,黄晖1,2,3,6(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海南蜈支洲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典型近岸退化珊瑚礁的成功修复案例 ——蜈支洲珊瑚覆盖率的恢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欧阳玉蓉1,2,戴娟娟1,吴耀建1,2,方婧1,赖敏1,蔡灵1,吴霖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石泉1,2,蔡泽富1,2,沈捷1,2,吴钟解1,2,陈益忠3,王道儒1,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中坤渝安投资有限公司).海南高隆湾海草床修复成效及影响因素[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俞炜炜1,2,马志远1,2,张爱梅1,胡文佳1,2,陈光程1,2,3,刘云鹏1,陈彬1,2,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洋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先艳1,2,钟铭鼎1,2,吴福星1,2,戴宇飞1,2,林莉1,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厦门湾中华白海豚: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对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邱广龙1,2,潘良浩1,2,王欣1,2,苏治南1,2,方超1,2,范航清1,2(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涠洲岛滨海湿地潮下带海草、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汤坤贤1,2,3,范祥1,2,3,李和阳1,2,3,马勇1,2,3,张飞1,2,3,孙元敏1,2,3(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南方典型富营养化海区生态修复技术与策略[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典1,2,王玉玉3,俞炜炜1,2,马志远1,2,晁碧霄3,陈光程1,2,陈彬1,2,胡文佳1,2(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评估及修复潜力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鹏1,2,吴剑1,2,傅世锋1,2,潘翔1,2(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于生态网络功能辨识的海坛岛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松林1,2,3,4,江志坚1,2,3,4,吴云超1,2,3,4,张霞1,2,3,4,黄小平1,2,3,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底质类型对热带海草海菖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蔡锋(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专刊寄语[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
(《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征稿简则[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