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珉璐,陈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结构在岛屿植物群落保护中的意义:以福建沿海19个岛屿为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方晗1,2,王雷1,孙婷婷1,2,董志军1,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基于形态学和宏条形码技术的南海西沙群岛浮游动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振宇1,2,尹华群1,邵宗泽2,王万鹏2(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深海来源芳烃类降解菌筛选与盐单胞菌芘降解能力测定[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权龙,刘文静,江坤善,袁东星(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测量用水-气平衡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陈锦峰1,张家卫1,李朗1,陈长平1,2,孙琳3,梁君荣1,2,高亚辉1,2,3(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船基围隔条件下沙尘和营养盐添加对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田永青1,陈航宇1,周喜武1,潘爱军1,邱云1,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水下滑翔机在识别水团新结构中的应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征稿简则[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麋鸣,颜金培,叶旺旺,张超,高众勇,徐长安,李玉红,张介霞,赵淑惠,孙恒,詹力扬(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贝藻类养殖碳汇及其潜力评估[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赖敏1,欧阳玉蓉1,2,陈肖娟1,陈克亮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海洋生态保护补偿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探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于彩芬1,2,刘长安1,2,廖国祥1,2,张悦1,2,陈鹏飞1,2,周胜玲1,2,许道艳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回归分析的滨海湿地草本植物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 ——以互花米草为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田永青1,邱云1,2,林新宇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阿拉伯海高盐水入侵孟加拉湾的季节形态及动力机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杨得厚,靖春生,黄奖(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翼号”水下滑翔机盐度数据的热滞后效应偏差订正方法探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慧1,肖辉1,周滨2,马喆2,邢美楠2,陈晨2,刘红磊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除草剂对滨海外来物种互化米草除控效果[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于涛1,2,倪甲林1,2,黄德坤1,2,林静1,2,纪建达1,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及展望[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瑞,高帆,尹承美,胡鹏,褚颖佳(济南市气象局).超强台风“利奇马”(1909)强度变化与降水结构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婵娟,吴耀建,李青生,方婧,郭洲华,戴娟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历史遗留围填海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探讨 ——以晋江盐场围填海项目为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宁秋云,赖廷和,曹庆先,莫珍妮,李英花,何斌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珍珠湾红树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史琛榆1,赵淳朴1,胡艺潇1,沙桃平1,王亚军2,王丹丽2,徐善良1(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鲳应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杜运领1,陈玉珍2,3,钱爱国1,郦建锋1,徐建强1,傅菁菁1,蔡鹭春2,3,孙元敏4,5,2,3,刘斌2,3,张飞4,5,2,3,郑滢2,3,林莉2,3,马勇4,5,2,3,汤坤贤4,5,2,3,李开河6(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坡头区自然资源局).4种典型滨海植物的耐盐能力[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阿成1,2,3,张杰1,2,唐建忠1,2(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环境调查勘察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闽江口外海域MIS 5和MIS 3的地震地层学特征和古环境[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飞1,2,郭亚平1,3,于涛1,纪建达1,汤坤贤1,2,吴元菲4(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细菌Bacillus sp. Cs-700耐受及移除铯能力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尹艳1,王海燕1,韩大雄2,林彩1,林锡煌1,单柏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药学院).聚苯乙烯微塑料与铜离子单一和复合污染对THP-1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林镇跃1,2,陈建明1,2(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闽江学院福州市海洋生态养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丛生盔形珊瑚共生体及骨骼的形态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田莹莹,许凯,王文磊,徐燕,纪德华,陈昌生,谢潮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不同接种密度条件下海洋酸化对坛紫菜叶状体的生理生态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束芳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诏安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姜祝辉1,2,陈建1,沈晓晶1(西安测绘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背景场对变分方法海面风速反演结果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佳1,2,余雯3,何建华4,曾志5(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性技术与环境安全评估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西太平洋巴特柔鱼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测量与辐射剂量评估[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