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豪杰,李怡(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劳动教育:革新、风险与实践[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周垚,沈红(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评价导向感知对教师教学偏离倾向的影响[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蔡文伯1,2,向燕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门槛效应[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培养:与其拔尖,不如冒尖[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徐高明(常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打造“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学生评教制度的支持——周继良《高校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孙华(西安外国语大学).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组织转型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许丹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的科研自主性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谢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跨学科培养助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研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陈洪捷,许丹东,谢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2期
-
王鉴1,张盈盈2,3(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邹红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走出“数字洞穴”:数字化时代的生存隐忧与教育应对[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魏庆义,赵祥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制度规训下的“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袁爱媛1,2,伍林生2,刘宴兵3(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多元协同体系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蓝勇福(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证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田贤鹏,曲俊利(江南大学教育学院).从单向援助到协同发展: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回顾与展望[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吴永源1,2,周垚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选择非学术职业是能力筛选的结果吗——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钟秉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常桐善(华中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要点[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罗志敏(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科技自立自强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祁占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本源性的追问:研究世界一流学科的新范式——评武建鑫教授《世界一流学科的成长之道》[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刘进(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人工智能研究应超越教育技术范畴[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陈涛1,韩茜2(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场域中技术焦虑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向——基于马克思“人与机器”思想的时代阐释[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
钟秉林1,2,常桐善3,4,罗志敏5(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