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梓铭(哈尔滨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民国时期高校中复合型艺术师资培养研究[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刘彦顺(暨南大学 文学院).防范科学主义艺术理论与时-空语法检测 ——就海德格尔《物的追问》而论[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周丰(上海社会科学院 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审美体验的科学性 ——从朱光潜“美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出发[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朱睿达(浙江外国语学院).彰阐释之思力,畅传播之通衢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评介[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顾春芳(北京大学).植根中华美学精神的原创美育读本[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马亚囡(浙江音乐学院 声乐歌剧系).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歌唱审美探究[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王丽(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论“作为艺术品的儿童生命” ——以尼采与德勒兹为进路[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梅娇寅1,余华2,黄舒茗1(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疫情期间大学生情绪纾解的艺术介入探析[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毛君(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从观影到品评:电影批评的美育实践功能[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潘雨薇(杭州师范大学).18世纪法国绘画的公共艺术空间 ——读托马斯·克洛《18世纪巴黎的画家与公共生活》[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王玥祺(杭州师范大学).《智慧如海: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论文集》评介[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姜丹书.姜丹书作品二[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李雷(首都师范大学).潜水采珠,传播美育研究硕果 ——《美育双年文选(2019—2020)》评介[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应雨同,刘晨(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明刻本《玉茗堂丹青记》插图与评点的互文研究[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美育学刊》杂志社).致作者[J].美育学刊,2022,第4期
  • 张宝君(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萧友梅大提琴作品《秋思》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成就[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杨向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20世纪现代派美术的美学探索与论争[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吴卫,陈静思(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早期美术史论家俞剑华艺术教育思想探析[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陈小光,诸葛沂(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建设性重构:论迈耶·夏皮罗的艺术符号学[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赖勤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徐之争”与中国形式美学发展之曲折[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屈红梅(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舞蹈美育的特点与方法略论[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阳烁(中国艺术研究院).对艺术体制的第二次嘲讽:论卡特兰的《喜剧演员》[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徐承,汪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创造力”美育话语的源与流[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张凯(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日本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中“万回”形象辨析与图像研究[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 戴思羽(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现代绘画中的线条 ——三种受现象学影响的观看进路研究[J].美育学刊,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