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唐艳龙1,王丽娜1,戴慧玲1,何久梅1,康奎1,张彦龙2,曹亮明2(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动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低温储存时长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普琪雯,焦慧宇,区文韬,刘健丽,林胜(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农产品安全研究平台;害虫绿色防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转cry30Fa1水稻对褐飞虱NlHRP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潘洪生,王冬梅,姜岩,阿克旦·吾外士,李号宾(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植物保护库尔勒观测实验站).Cry1Ah蛋白对多异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王艺洁1,徐文婷1,杨立桃1,梁晋刚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转基因溶菌酶羊hLZ-J1品系特异性数字PCR方法及样本中痕量转基因成分检测[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张莉1,朱雪霞2,沈文静1,刘标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海洋学院).转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刘嘉方1,2,李蕾3,云兴福1(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烟草浸提液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化感抑制效应机理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高芳瑞1,王颢潜2,李瑞环1,刘娜1,王永1,武玉花3,李亮4,赵新1,梁晋刚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游英华1,赵志1,李亚楠2,宋治国2,常洪雷3(普勒莱孚(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勒莱孚(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勒莱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数字PCR在转基因植物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5期
  • 刘万才1,刘振东2,朱晓明1,杜永均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植保中国协会(香港)北京办事处;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我国昆虫性信息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杨桂群,范苇,张倩,李貌,蒋正雄,段盼,胡昌雄,陈国华,张晓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幼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崔明秦1;张东华1;闫晓慧1;洪英娣1;马焕成2;伍建榕1,2;刘丽1(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油茶炭疽菌侵染对油茶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陈玉蓉1,2;曹秋林1;廉华2;马光恕2;蒋细良1;李梅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向日葵菌核病拮抗木霉菌筛选及防病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孙伟,袁会珠,陈淑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绿色防治药剂筛选[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马荣,马毅楠,王星,谷医林,魏海雷,张晓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北京地区番茄青枯病健康和发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比较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杨峻1,侯燕华2,林荣华2,姜辉2,刘胤池3,邱立红3,刘学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我国生物农药登记品种清单式管理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田秀1;周连柱2;黄晓庆2;孔繁芳2;王忠跃2;甄志先1,3;张昊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四霉素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肖姬玲,熊毅,梁志怀,杨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尖孢镰刀菌F-1对草莓灰霉病防控效果及机制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罗建梅1;张兴怡1;伍建榕1,2;刘丽1;洪英娣1;张东华1;闫晓慧1(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王翠1,王妍1,戴蓬博2,梁晓飞1,张荣1,孙广宇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解淀粉芽胞杆菌DP03-4发酵条件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陈玲玲1,2;黄承志1,2;毛润乾2;修宝林2;高晶2;叶凤娴2;Mubasher Hussain2;邱栋梁1;申宝营1;王朝红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矿物油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亮腹釉小蜂产品的质量标准[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纪宇桐,薛传振,王孟卿,向梅,李萍,李玉艳,毛建军,张礼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湿度对益蝽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徐子龙1,张福斌1,武兆辰1,张晶1,2,张建珍2,赵小明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LmNotch基因在飞蝗翅发育中的功能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纪林东1,马超1,徐军1,2,赵宜君1,2,张彦辉1,段小莉1,杨洋1,陈昶1,2(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生菌素和纳他霉素复配制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协同增效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肖达1,田仁斌1,2,陈旭3,吴萌萌1,2,徐庆宣1,张君明1,臧连生3,王甦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异色瓢虫色斑亚型差异性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汪华1,2,邓思怡1,2,刘军1,2,常威1,2,程杰元3,陈琦4,喻大昭1,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园区坡度和晴雨天对猕猴桃溃疡病传播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杨淼泠1,谢家贝1,鲁妍璇1,2,施李鸣1,张克诚1,葛蓓孛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武夷菌素防治大豆菌核病的作用机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潘佳亮1;陈国发1;王传珍2;徐杰2;崔东阳1;吕永财3;姜璠1;韩阳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生物灾害防控中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烟台市芝罘区芝罘林场).褐梗天牛聚集-性信息素诱捕效果评价及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顾学虎1,郑丽宁1,黄鑫1,翟乾行1,张义2,张浩1,梁爽1(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莫海威芽胞杆菌D50产抗菌脂肽培养基优化[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聂建华1,2,张理航2,张明明2,3,郭立华2,陈伟1,王双超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比利时列日大学让步卢农学院).真菌病毒减弱寄主致病性机理及其生防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