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亦琛1,孟繁强2(爱丁堡大学;南开大学).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视角下博物馆研学旅游中的教学机理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3期
  • 孙九霞1,2,3,王淑佳4(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宁波大学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新时期乡村旅游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研究框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王静依1,2,李姣龙2,何天祥2,邓艳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韧性时空演变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宋昌耀1,厉新建1,王学峰2,张辉2,宋瑞3,曾博伟4,谢朝武5,唐承财1,宁志中6,粟路军7,申海恩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旅游法》实施回顾与展望[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刘艳晓1,宋飏1,2,马美娜1,李瑞世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以东北地区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王玥,汪秋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者视角下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地方意义构成维度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范晓君1,徐红罡2(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工业遗产展演解说中女性工人价值缺失及其影响因素——纺织博物馆的案例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林明水1,2,李微1,陈玉萍1,虞虎3,丘金莲1(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乡村温泉资源开发促进“邻里共富”吗?[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马小宾1,2,章锦河1,2,3,孙怡1,2,周乐莹1,2,王培家1,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黄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长江流域区域经济-旅游规模异速增长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马梦瑶,唐健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工业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马丽1,2,龚忠杰1,2,陈琳琳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与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学校).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布局与开发的工业地理学基础与启示[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刘丽华,何军(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工业遗产创伤记忆及其对社区文化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沈阳铁西案例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张译心1,刘健1,杜立柱2,野村理惠3,闫树睿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北海道大学工学院).以工业遗产旅游拯救空心化地域——日本空知工业区的实践启示[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陈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人物互见,活态传承——《重新发现手工艺:可持续旅游发展视野中的传统民间工艺》书评[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2期
  • 汤娟1,汪德根1,王莉2(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基于场景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识别——以苏州平江路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武欣蕊,戴湘毅(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旅游利用下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符号意义与建构——以北京前门大街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李亚娟1,2,欧阳辰星2,王娟3,王成琪2,胡静1,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大城市特色街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武汉市楚河汉街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方舒,冯娟,谢双玉(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身份认同对旅游发展意向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曾梅玲,沈苏彦(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体验价值增值路径分析[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王群,许婧,袁宏瑞,范习平,黄从慧(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传统与复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特征与路径——基于符号学视角[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许春晓,郭思莹(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太平街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 王敏,陈哲夫,胡逸哲,李棋(湖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小城市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特征——以常德市武陵区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