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徐飞1,辛格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新文科的体系建设及“钻石模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人才的“四神”培育[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加快新文科制度政策创新步伐[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崔延强,段禹(西南大学).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为己任,加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黄凯南1,2,苗滋坤1(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揭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进展 探寻新文科的发展规律 ——2021年新文科建设进展报告[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樊丽明(山东大学;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刊词[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征稿启事[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
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文科”之中文学科建设与国学人才培养[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