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泉泉,刘霞,陈子循,王晖,刘金梦,李金文(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黄四林1,张叶1,莫雷2,张文新3,李红4,林崇德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邓悦,郅若平,王俊苏(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隔代抚养对于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效应 ——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宝存,康云菲(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性别差距:表现·影响因素·弥合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翁有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28—1929年绥远省鼠疫疫情及其治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徐克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解放政治的重新奠基:阿尔都塞对唯物辩证法的解构与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朱海龙,陈宜(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理论深化与制度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桓占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燕丧威仪”与殷商亡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赵德成1,柳斯邈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基于PISA2018中国样本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龚群(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休谟的自然主义情感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吴怀东(安徽大学文学院).《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 ——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宋媛(北京师范大学).《良友》画报里的趣味漫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陶文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辛弃疾词锤炼字句与对仗排比的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顾明栋(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美学思想对话的共通基础 ——刘勰和谢林的艺术论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俞国良1,李森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危机与转机:童年期虐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平淡,屠西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制造业集聚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了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熊昱可1,骆方2,白丁元1,郭筱琳1,梁丽婵1,任萍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构建的视角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翀,张世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利息率理论的建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金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中心).唐代闽中南选实施问题考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门风瑰丽”:身份意识与陈维崧的骈体文书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周思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究竟是yārghū还是“钩考”? ——阿蓝答儿钩考的制度渊源探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泽龙,周文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五四时期“文白”论争中的中间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桂奎(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小说“神画”叙事之“寓传神于传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若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诗·商颂·那》礼制与郑玄更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苏君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默隐证据 ——关于哲学思辨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杨茂明(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论“道”的自然性及其本质规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炳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反观光”旅行视野下的“类游记”写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守连1,2,陈伟功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哲学研究中心).海德格尔与舍勒关于价值的思想交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野味何来 ——从四大奇书到《红楼梦》的小说史观照与文化蕴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孙中华,刘骏勃,刘卓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高山仰止,砥砺前行 ——“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述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