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秀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医学考量与经济利益的博弈 ——18—19世纪英国船舶隔离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哲学国际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身体图像”的源与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韩晶1,蓝庆新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新发展阶段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程杰1,李冉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退休人口劳动参与率为何如此之低? ——兼论中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方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早期人的解放思想的体系性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中心的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洪秀敏,刘友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幼有所育”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贵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词汇的发展阶段及其演进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浩,刘笑笑,辛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监测的应用与挑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罗松涛,陈科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非同一性哲学:阿多诺论把握艺术作品真理性内容的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及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中西文明比较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郭燕妮1,刘利2(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转折复句构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动态模型构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萍,张冠(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契合点及其当代启示 ——20世纪初“社会主义论战”的再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中永1,辛自强2(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元思考:读《林崇德文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鸽,朱志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育公益的实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中华民族”观念 ——以杨度《金铁主义说》为核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导夫先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观念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的新诠释:幸福感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健,薛二勇,张志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家庭教育法的立法议程、价值、原理与实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超凡,王泽,关成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来自281个地级市的准实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唐任伍,李楚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经济韧性的现实表征、动态演化与决定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春青(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论文学阐释学之学理特征及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泉泉1,刘霞1,莫雷2,张文新3,李红4,林崇德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心理学院).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跨文化学视阈下的文化异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段虹,武文利(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少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非洲史研究的数字转向及其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由解释到训诂:先秦文献正文训诂与中国训诂学的发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