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小金,谢金珍,刘利(贺州学院学生工作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贺州学院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张严(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大学外语部).同伴互评中不同场认知风格学习者英语翻译学习绩效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黄章菡1,刘鹏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教育资源安全共享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韦勇强(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论儒学对明清以来岭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乡约的渗透及影响 ——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为中心的考察[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刘永红(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从“快乐说碑”见清中叶广西东部社会状况[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牟飘飘(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古先林(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说文解字注》所用“当为”例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廖燕燕(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江西兴国客家方言的人称代词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王晓惠,李淑薇(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明代皇后谥字“孝”英译的文化自洽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盛紫薇(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沈从文浪漫传奇小说的多元文化溯源[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陈木荣(贺州学院设计学院).陈木荣作品鉴赏[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薛正(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国画《惠风和畅》[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李亚静,张春和(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吴声军,叶景青(贺州学院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清代以降贺州油茶种植的地方性知识与产业振兴[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赖晓群1,涂平荣2(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碎片化传播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王伟(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师生合作评价”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李越,邓春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大字典》注音商榷九则[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李斯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台语支兄妹婚族源神话的比较与文化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汤兆云,陈家宁(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代农民工再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2018 年数据[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蒋勇军(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龚晨(中共贺州市委党校民族与统战理论教研室).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班庆梅(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鸭绒苗语中的前加成分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吴海龙(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空间的语义逻辑[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周婷婷1,张浩2(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贺州学院审计处).“粤桂画廊”背景下贺州市乡村康养旅游竞合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何茂活(河西学院文学院).《汉语大字典·羊部》疏误商酌[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黄金东(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逸周书》载正南方国范围考 ——兼论商代岭南与中原的关系[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粟梦琪,彭建国(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广西临桂凤凰土话同音字汇[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倪荣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嘉靖《保宁府志》俗字考释八则[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张赛群(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近年来华人华侨国内扶贫及其参与机理分析[J].贺州学院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