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畅,张大川(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非洲研究中心).实现民族间、文化间连通,打造全新未来[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第1期
-
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刘晖(德国席勒研究所).从未来的视角看中国对总体史的贡献[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第1期
-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库恩基金会).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的发展[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第1期
-
高文勇(巴西里约热内卢瓦加斯基金会法律系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探索[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第1期
-
约翰·安东尼·卡蒂(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中国的阴阳互补论对现代世界多样性的启迪[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第1期
-
姜红.理解儒家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发展——对话加拿大哲学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贝淡宁教授[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