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梦成,袁素叶(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钢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与寿命预测CA模型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王源1,2,李帅1,2,陈嵘1,2,王平1,2,林渝轲1,2,汪鑫1,2(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逆滤波的轨道不平顺测评误差分析及滤波参数优化[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高国强,陈盼(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动车组操作过电压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王思华1,杨玉1,2,赵峰1(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高速铁路牵引网的直击雷跳闸率计算[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段晓晨,陈超峰,张新宁,王岳森(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铁路科技协同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周阳1,蒲黔辉2,施洲2,刘振标3(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剪力连接件群力学性能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孙强,董文霞(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M-Z干涉型传感技术在光缆定位方法中的应用[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张明礼1,2,温智2,薛珂2,樊姝芳3,高樯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水热过程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张友鹏,张昊磊,王虹(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有色Petri网的铁路时间同步网协议安全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马治俊1,廉文彬2,刘敏3,李博3(西安铁路局客运处;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大型铁路客运站普速旅客列车机辆一体化出入库模式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本刊编辑部.欢迎订阅2018年《铁道学报》[J].铁道学报,2017,第10期
  • 杨新文,王金,练松良(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研究进展[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庄河1,2,文超3,4,李忠灿1,3,汤轶雄1,3,黄平1,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滑铁卢大学铁路研究中心).基于高速列车运行实绩的致因-初始晚点时长分布模型[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马学宁1,吴培元1,2,王旭1,王博林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水平条分简化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晋智斌,李小珍,朱艳,强士中(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列车-桥梁耦合系统非线性随机振动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宋郁民1,吴定俊2,李奇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小半径反向曲线桥梁车致振动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廖伟1,何平1,颜杜民1,2,陈峥1,高红杰1,王秀英1(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隧道初期支护钢拱架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石俊刚1,杨静1,周峰2,徐瑞华2,芦毅3(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基于任务均衡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任务轮转模型及算法[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李耀,郭进,杨扬,马亮(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铁路信号安全关键软件形式化建模[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李倩1,王公仆1,李清勇1,缪德山2,钟章队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Nokia/Technology & Innovation/Research/Radio System).适应高速铁路场景的新型基扩展信道估计模型[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强斌1,李亚东1,顾颖2,高荣辉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钢桥对接焊缝残余应力及变形场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杨继斌1,宋鹏云1,2,张继业1,陈彦秋1,3,王国梁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列车建模与运行控制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袁磊1,甘庆鹏2,刘雨2,付强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列车位置在线估计算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方联民1,朱志辉1,2,王力东1,余志武1,2,蔡成标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致“站桥合一”高速铁路客站随机振动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赵珊鹏1,2,张友鹏1,姚晓通1,王思华1,刘家治1,张伟民1(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触网腕臂绝缘子电场分布建模与仿真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薛海1,2,李强2,胡伟钢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1万t重载货车车钩载荷分布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 杨红梅1,刘志刚2(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二代曲波变换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连接装置旋转双耳不良状态检测[J].铁道学报,2017,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