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檀慧玲1,王玥2,沈漪佳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基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实施新课标的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钱洁(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从事实价值到应然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的价值追寻[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丁学森1,邬志辉2,范静云1,杨菁桐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效能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校长在地化教育领导力的缺失与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杨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视域下新生代乡村教师文化性格的缺失与重塑[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谢春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陶西平育人观念的辩证法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姜金秋,李妍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差异——基于29个省教师与公众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宋雁慧1,陈泽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班级中的女生欺凌:特征与过程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张宇超,王耀宗,杨君(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效果研究——基于学生问卷的调研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高慧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进展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师德情况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谢辰,方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由新建走向成熟:影响基础教育集团效能的核心要素——基于60个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文本的质性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郝汉1,朱志勇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中学课堂中的“身知关系”:基于教师视角的个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8期
  • 刘远杰,苏敏静(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五育融合的本质澄清与教学实践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杨孝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多态性:名校发展的内在向度[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杨霞,范蔚,孙榕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份的双重面向与主体形塑[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骈茂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问责的行为分类与实施主体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沈燕维(杭州师范大学).育人为本理念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与生态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齐姗1,卜玉华2(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面向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冀东莹,王红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对我国九省市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张伟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系).数字时代教师协同培养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转向——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王玥1,2,许志星2(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校内合作与竞争行为对学生学业表现及幸福感的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谭天美,魏凤银(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变与应变:《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流变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徐娟娟,张明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构建“以学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动机系统——以友善用脑课堂范式为分析模型[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孔祥渊(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德育数字化的意蕴[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魏宏聚(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大学与中小学“理论创生”合作模式内涵解读[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 侯怀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从终身教育视野审视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