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通彦,文鑫涛,李华玥,林向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应急信息速报视图自动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席楠1,2,李小军1,3,杨天青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实时观测数据快速判定地震破裂方向的方法研究[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李萌萌1,2,康建红1,2,贾若1,2,孙立影1,2(吉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2021年1—2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帅向华1,董翔2,席楠1,李继赓1,李华玥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山东省地震局).地震信息化共用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晁洪太,关友义,刘敏,杨勇,徐凯,刘洋(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标准体系进展综述[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肖武军1,赵刚2,何少林3,郑先进4,谭俊义5,张尧1,张克诚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甘肃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江西省地震局).全国重点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优化改造关键技术与展望[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熊峰,张小艳,王旭东,杨红樱,苏亚梅(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数字化形变同震响应特征研究[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解孟雨,韩颜颜,臧阳,马亚伟,邓世广,王月,宋金,张小涛,姜祥华,史海霞,杨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20年震情述评[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陈佳1,邓嘉美1,叶泵1,王军1,李孝宾1,高琼1,金明培2(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大理中心;云南省地震局).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滇西北地区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特征[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张维佳1,杨天青1,白仙富2,陈雅慧1,姜立新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云南省地震局).基于地区差异性修正因素的川滇地区地震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何少林1,2,林健富1(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甘肃省地震局).自动地震速报软件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李冬圣,王想,蔡玲玲,贾炯,李小军,王亚玲(河北省地震局).2020年河北唐山5.1级地震前震源参数变化[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孔祥艳1,2,3,吴建平2,刘靖2(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反演新疆天山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赵影1,2,黄仁桂1,2,鲍志诚2,查小惠2,肖孟仁1,2,胡旭东3,王成楠4(江西九江扬子块体东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西省地震局;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地震测氡仪野外校准的新方法[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余洋洋,戴仕贵,杜瑶,王宇玺,庄园旭(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泸州地区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研究[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牛安福,张凌空,章静,闫伟,赵静,岳冲,苑争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汶川地震前远场形变异常及其与地震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邱玉荣,杨宜海,邵辉成,张恩会(陕西省地震局).陕甘宁交界地区地壳S波Q值成像特征研究[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刘红俊,冯义钧,和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标准中术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郝美仙1,王鑫1,张珂1,刘颖1,尹战军1,张建中1,郑钰2(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地震预警参数阈值评估内蒙古地区地震潜在破坏区[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侯晓真1,马栋1,屈曼1,陈建国1,刘洪良2,张展伟2(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流动测量队(保定中心台)).河北省及邻区重力异常多尺度小波分析[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 张小涛,宋治平(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异常的演化特点及预测意义[J].中国地震,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