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雄1,2,蔡利3,蒋洁琼1,张香菊3,卢皓亮3,李冬生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MC 方法计算自给能铑中子探测器灵敏度[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张慧馨1,来永芳1,陈菲2,刘婧源3(陆军防化学院96765部;陆军防化学院993671部).NaI(Tl) 探测器γ 模拟谱修正方法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赵杨军1,廉冰1,陈运利2,杨洁1,李洋1,罗恺1(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近地表处置场处置废放射源对环境影响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施礼1,梁珺成2,柳彬1,陈祥磊1,程翀1,王东芹1,蔺常勇1(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MC 模拟计算4π γ 电离室活度测量影响因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石松杰,梁英超,徐杨,艾烨,欧阳小龙,罗凡(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SiPM-CsI(Ti)晶体便携式γ 剂量计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支世杰1,2,吴金杰2,王继2,王培伟2,任世伟1(河北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近距治疗192 Ir 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修正因子测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金珊1,李翔2,刘雨薇3,樊柯彬3,韩冬傲3(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压水堆编码式棒位测量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赫梓廷1,李永明1,张宏俊1,田立朝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数字上升时间法甄别LaBr3:Ce 探测器α 本底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胡昌立,艾烨,陈祥磊,徐江涛,徐卫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核电厂排放气体中β 放射性气体监测装置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金珊1,王新宇2,韩冬傲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电厂仪控系统电缆组件质量鉴定[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4期
-
王晶,罗通顶,阮林波,渠红光,吕宗璟,田耕,张雁霞(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光纤通信与计算机控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刘路峰,邵晖(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小波包变换-有监督N/γ甄别模型构建[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肖伟1,邱顺利1,董进诚1,胡婵1,葛孟团1,孙光智1,刘海峰1,高兴兵2,翟春荣2(武汉第二船舶研究设计所;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涂硼正比计数管堆上试验验证[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刘晓涛1,2,陈玉聪1,李娟1,何珮琳1,毛瑞士1,2,徐治国1,王文韬1,魏晓娟1,2(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分条电离室ADC数据采集卡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魏雍力1,李小强1,胡淼2,曹保锋1,李鹏1(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电磁脉冲在高空电离层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邹诚1,张宓2,陈磊1,石先武1(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堆外核测系统信号处理机柜自动测试装置技术方案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闫学文1,谢伟婷2,李德源1,李华1,靳海晶1(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热中子成像准直器研制综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潘昕怿1,王业辉1,陈浩1,2,兰兵1,张盼1,依岩1(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燃料裂变气体释放机理模型不确定性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李昌均1,2,蔡幸福1,王飞1,李凯乐1,王勇3(火箭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5796部队).核爆放射性环境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颜卓鑫,朱志超(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基于轫致辐射源的核弹头核查MC模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胡铸萱1,汤仲鸣1,张宓2(国家电投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间量程裂变室信号处理计算方法研究及验证[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高兴兵1,孙光智2,张宓3,王益元2,刘文臻1,曾乐2,肖伟2,翟春荣1,石先武1(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裂变电离室及其前置放大器电路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保莉1,2,陈凌1,任晓娜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水中氚含量测定比对及其能力评定标准差确定[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何汉涛,程毅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液闪中子多重性测量串扰修正算法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聂鹏,张立军,郭亚平,任韧,张兴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一回路管道内表面污染γ核素测量[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张艳婷,商洁,马弢,李建伟,杨屹,杨松(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MC法模拟个人剂量仪能量响应与入射角响应[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叶二雷,沈春霞,来永芳,南宏杰(陆军防化学院).NaI(Tl)探测器γ谱平滑方法对比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肖鹏,吕雪艳,张文芊,喻正伟(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γ剂量率仪对宇宙射线响应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于志翔,陈海龙,廉冰,王彦,董豫阳,苏自强,陈佳辰,岳琪(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退役场地土壤中放射性残存物辐射影响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
刘时贤,刘锐,焦峰,侯秦脉,马国强,吴彦农(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堆外电源失电导致停堆事件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