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欣竹,邹何辉,郝娜,黄瑶,吴琴,崔丽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抑制还是补偿?尴尬情绪对初中生合作倾向和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4期
  • 张珊珊1,鞠睿1,李亚林1,王晓庄2,3,4(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关系:心理韧性与同伴影响抵抗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魏灵真1,刘衍玲1,刘传星2,林杰1,王旭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家庭亲密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颜志强1,2,李珊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共情和抑郁的关系: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马玲玲,余鸿燕,范为桥,孟小(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父母教养方式与随迁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杨嘉炜,李东玲,刘建榕(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负性情绪体验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金花1,2,3,贾丽娜2,单金磊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相关度对老年人错误信息持续影响效应的影响:死亡态度和健康焦虑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杨冠宇1,李淑敏2(伦敦大学学院能源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环境自我认同对大学生低碳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苗淼1,甘怡群2(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及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命意义体验对未来取向应对的预测效应:正性情绪与积累资源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龚扬1,姜露1,秦雯雯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中心幼儿园).祖辈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母亲育儿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谢瑞波,王蝶,丁菀,李伟健,李新宇(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父亲协同教养对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父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康立超1,兰泽波2,3,韩映虹4(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不同阅读方式下图画书重复阅读对4~5岁幼儿文字关注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朱文凤1,2,3,4,夏凌翔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大学生神经质纵向预测攻击行为的时间路径模型:敌意归因偏向和愤怒沉浸的双向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高晓雷1,沈梦1,任晓飞1,白学军2,3,4,高蕾1(西藏大学高原脑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汉语阅读知觉广度及预视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赵悦彤1,孙晓娟2,白倩3,张向葵1,4(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空间活动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王梦颖1,仝宇光1,高贺明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不同短时程SOA下定向遗忘的抑制加工过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贾磊1,陆家豪1,王逸2,张常洁2(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浙江工业大学心理系).权力概念隐喻映射中的冲突控制:特征与过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何立媛1,2,3,田雪2,李悦2,4,沈凤丹2,王永胜1,2,3,吴捷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学生处).无关言语影响老年人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贺斐1,2,梁菲菲1,2,3,白学军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汉语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形旁类别一致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夏天生1,谭玲2(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在项目特异性比例一致效应中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江黛苔1,段亚杰1,严帅2,付思文1,刘伟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学校).事件性前瞻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杨治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集体智慧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 ——评《集体智慧在合作创新中的生成与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3期
  • 孙芳,李欢欢,包佳敏,甄子昂,宋巍,蒋松源(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师支持、同伴支持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 高玲,花苏晴,李沛沛,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同胞关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 翟培鑫,胡玉香,刘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父母严厉管教与儿童焦虑的关系: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 马榕梓1,蒙浩然2,阎丽丽2,陈妤2,曹洪健2,周楠2,邓林园2,张锦涛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手机相关的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手机成瘾:一项全国性调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 连坤予1,马杰2,3,魏玲1,张书帏1,白学军2,3,4(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汉语朗读中词素位置概率线索作用的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 吴旻1,2,孙丽萍3,梁丽婵4,边玉芳4(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异质性及其社会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 姚文玉1,张雯1,刘影2,张思敏1,丁雪辰1,3,徐刚敏4(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