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丽1,吴凤娟2,冷英1(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苏州市学士中心小学校).语义关联性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来自汉语成语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4期
-
陈相霖,张军恒,晏碧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现实场景典型空间位置关系客体的解码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4期
-
李鹏1,2,3,张志超2,杨洋2,杨佳奇2,李洪玉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工作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情绪劳动和工作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李晓玫,姜英杰,于明阳,袁媛,刘芳芳(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心理弹性和人际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张一林,周姿言,刘雨佳,辛素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无聊倾向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张慢慢1,2,3,胡惠兰2,边菡2,李芳2,张志超2,臧传丽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中文阅读中快速读者与慢速读者的词频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谭德琴,谢瑞波,丁菀,吴伟,宋省成,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家长教育研究中心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亲子依恋和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丁倩,罗星雨(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歧视知觉对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刘芳1,2,3,霍瑞2,4,韩铖铖2,王美沂2,杨海波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执行功能对个体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倾向和调节效果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罗利1,2,杨东1,陈圣栋3,高伟1,陈永强1,袁加锦4(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特质敬畏对亲社会倾向的正向预测:自我超越和共情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曾练平1,2,曾小叶1,黄亚夫1,2,赵守盈1(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研究所).领悟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尹静1,李传英1,马世超2,徐瑜姣3,李永升1(黑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哈尔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人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压力感知的中介与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于腾旭1,刘文1,刘方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心理虐待与儿童快感缺失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苗秀影,迟立忠(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情感启发式对风险选择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王永胜,何立媛,李馨,白学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副中央凹低频双字词首字字频的预视效应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梁菲菲1,2,3,向颖2,龙梦灵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首词素位置概率信息未参与汉语阅读的词切分:基于副中央凹加工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于冠琳1,2,张璐1,2,郭佳怡3,张文彩1,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多义词造句任务对负性解释偏差的测量[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盖笑松1,吴晓靓1,顾婷玉1,张婵2,马媛春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吉林警察学院警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初中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积极品质对中考成绩的预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郭丰波,黄佳珊,刘腾飞,谷莉(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生命质量与应用心理研究中心生命质量与心理测评干预重点实验室).社会责任感调节群际替代性排斥中旁观者第三方惩罚[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孙洪蕊1,柳铭心2,张兴利1,3,周晨浩1,4,刁雅欣1,3,包乃丽1,3(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儿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王爱君,黄杰,张明(苏州大学心理学系).自我优势效应对远近空间中空间参照框架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冯杰1,徐娟2,李亚兰1,伍新春3,4(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应用心理学院).先天视觉经验缺失对颜色认知的影响:一项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3期
-
李启明,王纪婷(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院).家庭氛围、子女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代际传递的关系:亲子性别和子女年龄的差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白慧慧1,王雨晴1,2,孙婉靖1(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元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邓林园1,杨梦茜2,杨雨萌1,周楠1,李蓓蕾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都天府第七中学).父母自主支持、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袁博1,廖苏霞1,郭俏俏1,高奇扬2,陈思宇1(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及其提升[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张林1,洪新伟1,范航2,陈燕铃1,赵明玉1,朱婷婷1,刘燊3(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初中生依恋风格与欺凌保护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和欺凌应对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 *[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张硕1,蔡雪斌2,邓旭阳3,赵馨2(扬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家庭功能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张秀慧,赵宝,王志家,刘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父母控制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儿童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
王江洋,王蒙歌(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拒绝敏感性与留守中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