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Janet C.Sturgeon1,陈晓艺2,沈海梅2(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地理系;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中老跨境橡胶种植:阿卡和泰橡胶农的区域化[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肖波1,2,余艺芳1(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文物财政政策研究基地).文明交流视角下石窟遗产的亚洲印记与全球价值[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御娇(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民间伦理观照下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徐平,陈宁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两个“大变局”看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裴圣愚,王莹莹(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国外城市少数族裔移民居住区隔相关问题的循证探讨[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金玲1,2,张军3(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地戏”称谓及其文化意涵递嬗[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黄彩文1,叶黑龙2,3(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寻根:西盟佤族外来新娘认“娘家”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胡静,谢鸿璟(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驱动下乡村文化空间演变研究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健1,李增元2(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困境:政策约束及内在机理 ——基于Z市的调查[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谢治菊1,卢荷英2(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动员式治理与嵌入式交往:驻村干部工作艺术与乡村振兴[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明洪(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与援助方式的双重转换 ——关于“组团式”教育援藏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苏荟,张新亚(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少数民族劳动力收入的影响 ——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吴晓燕1,陈权科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空间再造:治理融合发展的社区平台构建实践 ——以成都市清源社区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姚春敏1,孟梓良2(山西师范大学华北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曲文物研究所)).演化与认同:山西寿阳九江王英布信仰飞地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漆凌云,严曼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敬神祈福、家庭职责与自我抒怀 ——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精神世界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黎莹(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共同体视域下广西“添粮”习俗心态秩序及其传承路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田养邑(宁夏大学教育学院).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生活:关系依存与实践道路[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宋婧1,2,3,陆云1(大理大学法学院;大理大学;云南大学法学院).传说与记忆:白族本主文本叙述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冯智明,庞雅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污秽与转移:合浦更螺岛祭社“送茅哥”驱除仪式的实践逻辑[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杜靖(青岛大学法学院;青岛大学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十方禅院的理念及其实践 ——从碧山寺出发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衍宇1,田广2(阳光学院商学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面子文化与炫耀性消费:武夷岩茶饮者消费行为探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车凤成(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传播中“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内涵[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申喜连,王玲(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医养结合何以助力健康扶贫? ——基于青海省H州G县的实践[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万平,于明慧(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润村的案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卢飞(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源式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基于四川T县的实地调研[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方伟洁,高源(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路学视野下文化线路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华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空心村”的两种类型与乡村振兴路径 ——基于河南A村与山东B村的比较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郑岩1,孙一平2(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中民族地区贫困治理战略转型与进路[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