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潘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逻辑及其当代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价值、内涵与制度保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潘可礼1,张之沧2(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论国家文化疆域的巩固及路径拓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家峰(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论应急响应失灵:一个理想类型的分析框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陆露1,2,唐贤清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同源异境视野下汉语方言比较研究的新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方玉(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理性的本体与价值:儒家诚德的现代义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赵翠兰1,苏春景2(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农村中小学生方言认同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叶皖林1,谭顶良2(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二语言汉语学习策略的动态选择与发展:一项纵向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夫伟(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教育现象学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缪因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董事“监督”公司外部股东时的义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凿壁偷光”源流考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孙迎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的拥有、显现、仿真与扬弃异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海嵩(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环境风险的司法治理:内在机理与规范进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汪凤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自我的太极模型:提出背景与核心观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振(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核心议题、评价及未来趋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论我国家庭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尹俊1,文秋香2,郎艺3(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庸思维对女性管理者应对角色冲突的影响 ——基于12个幼儿园的纵向追踪调研[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姚荣(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与破解策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莉(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新型人格权益类型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徐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拟像抑或真实:数字主体的身份确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赵庆寺(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论“两个确立”的生成逻辑、重要意义与实践要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峰(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人文学院世界史系;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特殊个体的原理价值及其局限性 ——论泽柳政太郎的亚洲主义思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蔡道通(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论刑事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 ——以走私犯罪司法解释中的“禁止”为分析重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伍麟(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民生心理关怀的社会嵌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夏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神人之间:晋唐“桃源”形塑与流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江守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西小说隐含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徐蓉(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刻把握“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与精神财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走向人本: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回顾与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