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2022年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学高级研习班正式启动[J].地理学报,2022,第11期
  • (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2022年中国人口地理学术年会召开[J].地理学报,2022,第11期
  • 邢祖哥1,黄耿志1,2,薛德升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古恒宇1,沈体雁2(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省际高技能人才迁移的时空演化机制[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徐智邦1,2,焦利民1,2,王玉1,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88—2018年中国城市实体地域与行政地域用地扩张对比[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毅1,苗转莹1,陆玉麒2,朱英明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产业集群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经济发展对城市宜居性的影响——基于中国40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念1,程昌秀2,3,林耿1,4(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化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杨庆媛1,2,3,张浩哲1,2,3,唐强1,2,3(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大学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所).基于适应性循环模型的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刘晔1,2,3,王晓歌1,2,3,管靖4,古恒宇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1990—2015年亚洲内部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刘嘉杰1,刘涛1,2,曹广忠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中国人口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的比较[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徐旳,徐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1928—2017年南京城市户籍人口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潘竟虎,魏石梅,张蓉,杨亮洁(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士君1,顾萌2,常晓东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振兴政策体系解构及区域经济响应研究[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周慧敏1,2,3,4,孙斌栋1,2,3,4,张婷麟1,2,3,4,谢诗光5,潘昱琪1,2,3,4(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崇明生态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政府驻地搬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蔡晓梅1,2,3,曹婧1,2,3,刘俊1,4(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空间与社会行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与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拼装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郭红翔1,2,朱文泉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市陆表遥感数据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张圣1,王列辉1,2,3,4(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崇明生态研究院).“亚洲地中海”航运连通性研究[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孙俊1,2,汤茂林3,4,潘玉君1,武友德1,张晓梅1,梁栩琪1,郭玉珊1,宋慧仙1,和晓江1,牛天有1,刘浩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的发展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Xia Siyou,Yang Yu.Examining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carbon budget and carbon compensation zoning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major functional zones[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Li Yuheng,Jin Qihui,Li Ao.Understand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 South Asi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Hu Yong,Deng Jinyun,Li Yitian,Liu Congcong,He Zican.Flow resistance adjustments of channel and bar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response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Zhang Li,Lei Jun,Wang Changjian,Wang Fei,Geng Zhifei,Zhou Xiaoli.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for Xinjiang cities in China based on time-series nighttime light dat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Li Jiahui,Huang Lin,Cao Wei.An influencing mechanism for ecological asset gains and losses and its optimization and promotion pathways in Chin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Chen Hongjin,Liu Lin,Zhang Zhengyong,Liu Ya,Tian Hao,Kang Ziwei,Wang Tongxia,Zhang Xueying.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between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n the north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Wang Xiaohong,Liu Xianfeng,Sun Gaopeng.Increasing probability of concurrent drought between the water intake and receiving regions of the Hanjiang to Weihe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Chin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Li Meng,Yuan Wen,Yuan Wu,Niu Fangqu,Li Hanqin,Hu Duanmu.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opolitical relations among Arctic countries based on news big dat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Wu Kangmin,Wang Yang,Zhang Hong'ou,Liu Yi,Ye Yuyao,Yue Xiaoli.The pattern,evolution,and mechanism of venture capital flow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Chin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Huang Yujin,Sheng Kerong,Sun Wei.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ased on enterprise big data[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 Liu Xiaokang,Dong Zhibao,Ding Yaping,Lu Ruijie,Liu Liyun,Ding Zhiyong,Li Yijing.Development of center pivot irrigation farmlands from 2009 to 2018 in the Mu Us dune field,China:Implication for land use planning[J].地理学报,2022,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