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醇,罗辑,钟雅婷,邹东霞,廖旺姣,赵程劼(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老虎岭水库周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4期
-
毕清扬,张华杰,梅傲雪,崔文静,李俊良,朱屹,张小梅(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尿素与蚯蚓水解液混合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抗逆促生效果[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4期
-
唐华英1,叶广彬1,2,韦红玉1,覃艳春1,梁铃3,曹聪4(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广西大学医学院;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广西百色市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菌群特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4期
-
成成1,张彤宇1,成大荣1,2,曹思宇1,陶建平1,2,邢华1,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地区临床健康肉羊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4期
-
高洪波1,2,袁超1,2,周磊2,韩一帆1,2,段志强1,2(贵州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鼠抗鸡膜联蛋白A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4期
-
周元琦1,王敦亮1,陈晨1,李瑞1,李冬双1,刘涛1,孙成明1,仲晓春2,刘升平2,丁大伟3(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化研究所;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基于无人机RGB图像颜色及纹理特征指数的小麦产量预测[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田立立1,杨阳1,孙龙生1,安振华1,刘昊宇1,寇祥明2,张家宏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三丁酸甘油酯对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洪强1,刘洋洋1,孙振1,崔恒宓1,2,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表观遗传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易诺维生物医学研究院).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永生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及MYC-AS1转基因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吴秉星1,周安1,潘士锋1,2,邢华1,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TNF-α-siRNA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韩晓梅,陈智华,范希萍,史冬雪,赖鑫,马茜,郑文静(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辛伐他汀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会1,2,徐靖雯2,丁开云2,邹萌2,刘红旗2(昆明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基孔肯雅病毒样颗粒的制备[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徐茂盛,赵燕,翟翔,廖李玲,黄妤,黄丽华,陈金军,张学文(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ABP1参与BY2细胞生长素响应的Ca2+信号转导过程[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胡鹏钰1,2,康文丽3,王鹏1,2,于俊娟1,2,瞿恒贤1,2,彭灿3,戴智勇3,顾瑞霞1,2,张臣臣1,2(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澳优食品与营养研究院;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母乳来源耐氧化双歧杆菌的筛选[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刘飞1,张新月1,赵步洪2,蒋天昊1,陆丹丹1,陈前1,杨标1,张祖建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群体生产特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高誉衡,谭发超,王慷林,李莲芳,彭思华,付志高,王凯,杨历雨,张青青,杨永洁,沈松,吴俊多,郑川玲,杨博,刘进(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微波辐射和截根对华山松苗木生长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施宁雪,陶航,张烨,靳晶豪,陈孝仁(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辣椒疫霉中一个具有转录因子序列特征的外泌蛋白的分析鉴定[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徐广海,张成冉,孙鹏,赵延明,江绪文,孙晴晴,张海艳(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糯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相关和聚类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杨天赐1,刘国一2,康朝麒1,韦泽秀2,郭宝健1,吕超1,许如根1(扬州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青棵和秏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播期、密度及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俊鹏1,高英博1,刘欣1,王子1,刘畅1,陈悦琪1,吕旻珈1,张小祥1,2,陈琛1,3,周娟1,周勇1,梁国华1,黄建晔1,王余龙1,董桂春1,姚友礼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重点实验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施氮量和密度与DEP1/dep1对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振1,魏珂1,周豫1,辛世文2,刘巧泉1,李钱峰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的创建及其农艺性状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训达1,叶梅1,2,戴鹏远2,赵子建1,陈浩1,2(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南通大学生殖医学研究院).CAS调节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转移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孙佳1,2,许康节1,2,赵雅1,2,蒋静1,2,郁多男1,2,戴华1,2,3(扬州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苏省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接头蛋白LNK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子彧,丁祥亚,严沁,卢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Sin3A相关蛋白18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顾浩,杜站宇,王宵燕,王伟,陈才,高波,宋成义(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转座组和基因组研究所).猪LncRNA基因内L1转座子插入多态与生产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顾嘉泽1,2,钟翔麒2,吴冠举2,张雨茜2,张樾2,孙金娣2,成成2,蔡月凤2,陈香凝1,2,3,高迎莉1,3(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斑马鱼Tph1a蛋白表达、纯化及对脂代谢基因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3期
-
陈颜红1,2,王修俊1,2,张二康1,2,杨丽平1,2,于沛1,2,刘林新1,2,聂黔丽1,2,吴拥军3(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植物乳杆菌LP-7501S冻干保护剂优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徐彬1,徐健1,祁建杭2,韩光杰1,2,李传明1,陆玉荣1,刘怀阿1,刘琴1,孙俊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枯草芽孢杆菌1013对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及对番茄的促生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施雨1,2,陈许兵1,2,季中亚1,2,朱广龙2,孟天瑶2,焦秀荣2,周桂生1,2(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沿海盐碱地饲用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汤泽辉1,吕铭1,丁诚1,俞志轩1,沈子怡1,左文刚1,单玉华1,2,柏彦超1,2(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外源有机碳对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徐扬,田涣玲,王欣,李鹏程,莫惠栋,杨泽峰,徐辰武(扬州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作物数量遗传研究回顾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