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燕贞1,2,3,4,罗凤娟1,2,3,4,梁燕珍1,2,3,4,梅承芳1,2,3,4,曾国驱1,2,3,4(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对浮萍(Lemna minor L.)毒性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5期
-
陈杰,马芳芳,郭熙瑞,谢宏彬(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l引发萘的大气氧化机制及动力学[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5期
-
杨雨桐,杨晓波,王尚,薛斌,李辰宇,赵辰,张曦,谌志强,王景峰,邱志刚(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信息素调控质粒介导的粪肠球菌耐药基因接合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5期
-
蓝敏怡1,2,李会茹1,2,胡立新1,2,杨愿愿1,2,应光国1,2(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综述[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5期
-
郑玉婷,张丽丽,于洋,林军,张杨,张瀚心,张璐莹,李晨男(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欧盟化学物质法规管理选择分析对我国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启示[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5期
-
褚莹倩1,陈溪1,张晓林1,周艺蓉2,朱乾琨2,顾晗潇3(大连海关技术中心;大连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大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地表水环境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白丽荣1,龚航远1,徐敏2,杨迪3,刘亮亮3,李素清4,李瑞金1(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山西众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市市容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周边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靳非1,田淼2,穆景利3,王莹1,丛艺1,王菊英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海洋大学;闽江学院).聚苯乙烯微塑料长期暴露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亲代生长、繁殖及子代发育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张柏豪1,方舟1,2,3,4,5,陈新军1,2,3,4,5,王丛丛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田永静1,孙甜甜1,皮宇松2,孙康3,郝双玲1(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同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分公司).锌与双酚A复合暴露对普通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作用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马虹1,王学东1,李金瓶1,马义兵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环境研究院).土壤理化性质对外源六价铬植物毒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袁立来1,王晓梅1,2,杨文波1,陈咏霞3,丁放1,李东浩1,王银肖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河北大学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刘桃妹,叶伟,肖亿金,梁秋,曾国驱(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椰壳生物炭对多种重金属在广东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程志斌1,刘艳菊1,2,郭青云1,杨峥1,钟震宇1,李俊芳1,单云芳1,孟玉萍1,王欣欣2(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柴油车尾气亚慢性暴露致小鼠肺部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袁凤娟,魏梦薇,张慧子,王雯,邵向阳,李媛,董艳美,王梦琪,齐金旭,夏西超(平顶山学院医学院).背角无齿蚌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和五氯苯酚对其表达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秦欢欢1,2,高柏2,黄碧贤2,张诗倩2,刘昕瑀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拉萨河放射性核素238U和232Th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程莹1,2,李思思1,刘晓晖1,李亚晨1,邵静1,胡宏3(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教研室;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十溴联苯醚(BDE 209)暴露对孕期大鼠和胎鼠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卫旭东1,2,王牧笛1,段俊3,郑丽明1,吕正梅1(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李岗1,2,3,4,徐吉洋1,2,3,4,郭海坤1,2,3,4,吕露1,2,3,4,柳新菊1,2,3,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与营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药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药残留检测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筹)).75%戊唑·嘧菌酯可溶性粉剂对3种昆虫的急性毒性与初级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张鹏1,2,郑丽洋3,高会会3,毛大庆3,罗义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医学院).三氯生暴露加剧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肠道和肝脏功能损伤[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周实,李锦莲,李秀玲,郭晓玲,张树萌,武冬梅(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电化学法检测芴的细胞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刘敏1,覃礼堂1,2,莫凌云1,2,梁延鹏1,3,曾鸿鹄1,2(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4种唑类杀菌剂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及其致毒机理[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甘俊英1,2,孙左义1,秦建新3,原海亮3,李强4,薛玉英1(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组人金属硫蛋白-Ⅲα短肽对UVB致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杨倩1,刘建梅2,丁洁2,陈丽红3(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雅信昆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双酚B对斑马鱼性别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王坤1,2,肖羽芯2,李梦莹1,2,马娇阳1,2,覃一书1,2,向萍1,2(西南林业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云南省创新团队;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重金属人体生物有效性、吸收及毒性研究中的肠道细胞模型[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刘薇1,梅玺丽1,陈雨萌1,向哲源1,高泽欣1,邢立国2,赵慧敏1,刘猛1,陈景文1(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3D类器官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化学品毒理学评价中的应用展望[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王守红1,吴雷明1,杨显祥2,韩光明3,张家宏1,寇祥明1,王曙光2,李兵4(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市龙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稻虾共育田酰胺类除草剂胁迫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发育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熊忆茗1,2,李红梅1,2,秦占芬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双酚A对哺乳类实验动物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黄付晏,陈钦畅,谭皓月,郭婧,于南洋,史薇,于红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内分泌干扰物对核受体二聚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
田明明1,彭颖1,2,张睿3,张瀚心4,张效伟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流域环境生态工程研发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化学品部).定量有害结局路径(qAOP)评估环境化学物质毒性的研究进展Ⅱ:类二噁英物质及AhR-qAOP[J].生态毒理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