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阳光,康威,赵可欣,马璐瑶,董武,于建华(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毒物监控及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环境浓度抗生素引起斑马鱼焦虑/抑郁样行为与“肠-脑”途径关联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邢博宇,盛帅,付亚琪,周芷彤,迟浩,张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微/纳米塑料对哺乳动物消化道和呼吸道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孙凡晰,齐鑫,王靖,纪丽莲(苏州科技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胃肠道及肝脏的毒性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吴玉琼,许祯毅,尚亚明,徐晓斌,范俐,齐佳鹏,沈章聖(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草甘膦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及机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赵昌会,陈华海,胡云霏,李百元,曹林艳,蒋琼凤,尹业师(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南岭地区植物资源研究开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阿奇霉素与人体肠道菌群体外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何泽鹏,田丽,钱宝留,孙烽铸,吕军生,吕林欢,孙立伟(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雄激素群勃龙对斑马鱼幼鱼尾鳍再生的影响机制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王如冰,蔡喜运(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沉积物积累因子预测模型[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龚卓炫,何欣,乔显亮(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抗生素的动力学、降解产物和毒性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静,陈萌(山东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典型PFOA和PFOS替代品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彭颖蓓1,2,陈旸升1,刘奕耘3,李云平4,徐丽1,谢群慧1,赵斌1,2,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TCDD对胶质母细胞瘤中环氧合酶2基因表达的影响和生物学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钰莹1,2,耿柠波2,闫雷1,王龙星2,张海军2,陈吉平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析化学分离科学重点实验室).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及其氧化产物在道路尘土和附近表层土中的分布特征及人体暴露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王承敏1,菅潇扬2,张鑫1,唐学玺1,3,张鑫鑫1,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磷酸三丁酯诱导下海洋浮游植物活性氧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华炜桢1,2,吴衍1,黄清育2(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长期低剂量PFOS暴露对大鼠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任劲飞,王召锋,侯扶江,Saman Bowatte(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土壤中抗生素残留对氮素生物转化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代孟帆1,2,阎妮1,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科学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与活性污泥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韩磊1,任昌仕1,袁亦戈2,Guy Smagghe2,龙见坤2,陈祥盛2,常志敏1,2(贵州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学院;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农药对熊蜂的生态毒理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冷甜甜1,谢婧倩2,刘必林1,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海洋中上层鱼类微量元素赋存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史一姣1,田华1,何杰2,王雪1,汝少国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国海浩瀚海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内分泌干扰物与哺乳动物核受体的相互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汤蕾,李鑫,李昕畅,罗琳,曹林英(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纳米氧化亚铜和氧化铜的肺细胞毒性差异及影响因素[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舒燕1,于梓辰1,李涛1,岳喜凯1,原居林2,余丽琴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环境相关浓度EHDPP长期暴露对斑马鱼的甲状腺内分泌干扰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博1,高柏1,2,马文洁1,王师齐1,漆文斌1(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某铀矿及周边地区土壤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杏丽,史菁,赵静宜,金彩霞,张国庆,邹威(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黄淮水环境污染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浓度微塑料增强TDCIPP肝脏毒性及其分子响应机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李进寿1,2,3,陈懿娜1,4,何亮银1,2,3,郭团玉1,5,罗芬1,2,3,阮峻峰1,2,3,周逢芳1,2,3(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闽东水产品精深加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海西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及生物制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古田县松吉初级中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丁草胺暴露对雄性褐菖鮋精细胞发育的干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黄彤彤1,王文台1,杨俊林1,秦旭1,杨婷1,王建莹1,涂成龙1,2(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毒性检测中心).食用燃煤烘烤后含氟辣椒氟的人体吸收和健康风险阈值[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卯明彩,孟瑞媛,李亚梦,赵小余,钱永忠,邱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环丙沙星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神经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姚理,周熙,陈飞龙,杨嘉慧,姚智锴,陈智勇(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化学测量与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固体废物危险性鉴别与风险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氯卡班在鱼体的吸收、分配及代谢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李亚玲1,2,罗天烈1,2,陈贤1,2,王柳瑾1,2,杨敏慧1,2,周成智3,刘国1,2(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溶解态黑碳的来源、理化性质及环境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陈晨晨,余澜,周宋奕,裘蕾蕾,郑茹悦,陈瑾(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水体其他污染物的复合暴露毒性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 陈旸升1,马永超1,彭颖蓓1,2,徐丽1,谢群慧1,2,赵斌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苯线磷和甲胺磷对TF-1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差异[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