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金玲,马婧瑕,钟远标,岳晋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公司).基于SSR标记的丛生竹杂种鉴定、遗传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嵇保中,张磊,刘曙雯,姜宏健,金明霞(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白蚁品级分化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张群,及晓宇,贺子航,王智博,田增智,王超(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白桦BpGRAS1基因的克隆及耐盐功能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王卫卫,张应良(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退耕还林农户技术禀赋对经果林换种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尚军烨,徐炜超,孟庆繁,赵红蕊,刘生冬,李燕(北华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白山特色森林资源保育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栎丽虎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陈林,潘婷婷,吕笑冬,汪章沛,程林(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惠昊,关庆伟王亚茹,林鑫宇,陈斌,王刚,胡月,胡敬东(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土壤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苑兆和,陈立德,张心慧,赵玉洁(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果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袁婷婷1,路远峰1,谢寅峰1,马迎莉1,吴桐2,倪震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硼钼铜微肥配施对太子参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马永春1,佘诚棋2,方升佐3(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不同修枝方法对杨树人工林生长、光合叶面积和主干饱满度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万雅雯1,2,傅华君1,2,时培建1,林树燕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变温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倪铭1,高振洲1,吴文2,张于卉2,喻方圆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上海市林业总站).不同氮素施肥方法对纳塔栎容器苗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邓平1,2,赵英1,王霞1,陈秋佑1,吴敏1(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珍稀经济物种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水杨酸对NaHCO3胁迫下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青冈栎种子萌发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赵颖慧1,2,杨海城1,甄贞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ULS、TLS和超声测高仪的天然次生林中不同林冠层树高估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花伟成,田佳榕,孙心雨,徐雁南(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TLS数据的杨树削度方程建立及材积估算[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贺梦莹1,2,董利虎1,李凤日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不同混交方式单木冠长预测模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杨红强1,2,余智涵1(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全球木质林产品碳科学研究动态及未来的重点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张建国1,2,胡洁思2(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森林运动小镇游客游憩动机与满意度关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高沁怡1,潘春霞2,刘强1,3,顾光同1,祝雅璐1,吴伟光1,3(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吉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林业碳汇项目风险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杨南1,2,崔允姬3,王茜1,王曙光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丛生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山东省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木竹的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荆烁,孙慧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枝条及其组分水力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赵颖慧1,2,郭新龙1,甄贞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光学-ALS变量组合和非参数模型的天然次生林地上生物量估算[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润松1,孙源1,徐涵湄1,曹国华2,沈彩芹2,阮宏华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东台市林场).施用沼液对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蔡龙涛,邢涛,邢艳秋,丁建华,黄佳鹏,崔阳,秦磊(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基于ICESat-GLAS数据和模糊模式识别算法识别森林类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周芳伟,吴怀通,尹佟明(教育部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木遗传与高效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MIXTA/MIXTA-like基因特征及其对植物表皮细胞分化的调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姚正明1,田旭琴2,蒙慧理1,邓云飞2(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爵床科凹苞马蓝在贵州的分布新记录及其补充描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蒙海勤,叶建仁,王旻嘉,曹伊扬(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木腐真菌对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彭智奇1,董鹏1,朱弘1,朱淑霞1,董京京1,钟育谦2,翟飞飞2,郑爱春3,王贤荣1,伊贤贵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樱花研究中心;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南京市浦口林业站).江苏云台山山樱花种群结构及点格局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