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褚宏亮1,邢顾莲1,李昆仲2,王国利3,段奇三4(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北京地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三峡库区危岩体监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沈美兰,周太全,李吴刚(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高岭土电渗固结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张雪靓1,任理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既地下水采补平衡又冬小麦稳产的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马露(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黏性土的压缩特性及模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朱琳,雷海燕,马非,戴传山(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井内嵌入同轴多孔与固体圆柱地下水渗流流型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陈德茂1,沈志平1,姜鹏2,付君宜1,刘慧1(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台址球冠型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王恒利1,2,3,邹正盛1,2,3,刘京敏4,王新宇1,2,3(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地下空间开发及诱发灾变防治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地下工程与灾变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基于主应力旋转的黏性填土挡墙土压力[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吴越1,李坤1,程谦恭1,2,3,王玉峰1,龙艳梅1,姜润昱1,宋章4,刘毅4(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铁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颗粒流厚度动态提取方法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吕盼盼,宋健,吴剑锋,吴吉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力屏障和截渗墙在海水入侵防治中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潘颖1,2,赵晓红1,2,王文科1,邓红章1,韩枫1,罗平平1,杨雨萌2,张徽3(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非饱和带二氧化碳入侵对表生植物及土壤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张亚玲,赵晓彦,严群(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云母影响水泥软黏土强度的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王辉,赵志峰,温伟光,刘晓磊(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新近沉积土确定及其工程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4期
  • 郭海朋1,2,李文鹏2,王丽亚3,陈晔4,臧西胜2,王云龙2,朱菊艳2,卞跃跃5(京津冀平原地下水与地面沉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博物馆).华北平原地下水位驱动下的地面沉降现状与研究展望[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张春潮1,2,3,侯新伟1,3,李向全1,3,王振兴1,3,桂春雷1,3,左雪峰1,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李云凤1,2,王文科1,2,王国庆3,刘翠善3,郑昊昌1,2,马稚桐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源区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适用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邢皓枫,张好,李浩铭(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高含盐水泥土的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张科1,2,李娜2(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裂隙砂岩应变场演化规律及前兆识别[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黄金廷1,李宗泽1,王文科2,3,宋歌1,王嘉玮1(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格尔木河流域水面蒸发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王卓月1,孔金玲2,李英3,张在勇4,刘慧慧2,5,蒋镒竹1,钟炎伶2,张静雅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环境地质勘察院;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勘测调查院).基于MOD16的银川平原地表蒸散量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郭晓彤1,2,孟丹1,2,蒋博武1,2,朱琳1,2,龚建师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基于MODIS蒸散量数据的淮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胡峰1,2,3,李志清1,2,3,刘琪1,2,3,胡瑞林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土石混合体的剪应力波动和跌落行为机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董燕1,2,孙璐1,李海涛1,张作辰3,张源1,李刚1,郭小彪4(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雄安新区土壤重金属和砷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源解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阴晓伟1,吴一平1,赵文智2,赵富波1,孙彭成1,宋燕妮1,邱临静1(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西北旱区潜在蒸散发的气候敏感性及其干旱特征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马春龙1,施小清1,许伟伟2,任静华2,王佩3,吴吉春1(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污染场地多监测指标相关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陈忠清1,2,吴天宇1,高彦斌3,吕越1,2,刘帅1(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扁铲探头贯入干砂的位移特征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徐健1,赵绪1,马锐敏1,杨爱武2,杨少坤2(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干湿循环作用下污泥固化土三维力学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陶雪杰1,徐金明1,王树成2,王亚磊1(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使用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花岗岩变形破坏阶段的判别[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王周锋1,2,王文科1,2,李俊亭1,2(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蒸散发水源组成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 李婉歆1,2,尹红美3,王文科1,2,卢艳莹1,2,王艺柯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基于野外观测与能量守恒原理分析饱和裸土与水面蒸发量的差异[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