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武运涛1,2,杨森1,2,王欣1,黄俊胜1,王斌1,2,刘卫星1,刘玲莉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草地土壤有机质不同组分氮库对长期氮添加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陈海燕1,徐德宇1,廖梦娜1,2,李凯1,2,倪健1,2,曹现勇3,程波4,郝秀东5,孔昭宸6,李升峰7,李小强8,刘光琇9,刘平妹10,刘兴起11,孙湘君12,唐领余13,魏海成14,许清海15,阎顺16,羊向东17,杨振京18,于革17,张芸6,张志勇19,赵克良8,郑卓20,Ulrike HERZSCHUH21(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Helmholtz Centre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中国现代花粉数据集[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侯宝林,庄伟伟(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干旱区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亚区域有害生物联合控制国际研究中心).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年生植物的氮吸收策略[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方精云(《植物生态学报》).主编寄语 侯学煜评述[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汲玉河1,2,周广胜1,2,王树东3,王丽霞4,周梦子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2000–2019年秦岭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桂子洋1,秦树高1,2,胡朝1,白凤1,石慧书3,张宇清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毛乌素沙地两种典型灌木叶片凝结水吸收能力及吸水途径[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孙浩哲,王襄平,张树斌,吴鹏,杨蕾(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朱蔚娜1,2,张国龙1,2,张璞进3,张迁迁1,2,任瑾涛1,2,徐步云1,2,清华1,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大针茅草原6种主要植物叶凋落物和根系分解特征与功能性状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倪铭,张曦月,姜超,王鹤松(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西南部地区植被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方菁1,2,叶琳峰1,2,陈森1,2,陆世通1,2,潘天天1,2,谢江波1,2,3,李彦1,2,3,王忠媛1(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自然和人工生境被子植物枝木质部结构与功能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陆世通1,2,陈森1,2,李彦1,2,3,王忠媛1,潘天天1,2,叶琳峰1,2,谢江波1,2,3(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罗汉松科3种植物茎和根木质部水分运输、解剖结构与机械强度之间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贺忠权1,2,刘长成1,蔡先立2,3,郭柯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黔中高原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及群落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秦文超1,2,3,4,陶至彬3,5,王永健6,刘艳杰7,黄伟3,5(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资源脉冲对外来植物入侵影响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方欧娅1,张永2,张启1,3,贾恒锋1,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河上游甘蒙柽柳生长对极端旱涝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Gao Shuang,Cai Zeyu,Yang Congcong,Luo Jianxun,Zhang Sheng.杉木对干旱的种源特异性生理生态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Liu Jiajia,Xu Yong,Shan Youxia,Burgess Kevin S,Ge Xuejun.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决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生产力相互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Pan Yumei,Yao Zhongyuan,Zhang Naili.亚热带森林土壤真菌类群对马尾松和石栎物种共存的驱动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Sun Zhongyu,Wang Xiaonian,Wang Zhihui,Yang Long,Xie Yichun,Huang Yuhui.无人机遥感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与挑战[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Guo Fenghui,Li Xiliang,Yin Jingjing,Jimoh Saheed Olaide,Hou Xiangyang.放牧诱导的植物遗留效应可以通过较大的根系分配可塑性增强其干旱适应性[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Zhang Chunyan,Zhu Juan,Liu Gang,Huang Youyou,Huang Gaiqun,Xu Xiao.桑树幼苗根系表现出的性别二态性取决于相邻植株的性别[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Wang Tianye,Wang Ping,Wang Zelin,Niu Guoyue,Yu Jingjie,Ma Ning,Wu Zening,Pozdniakov Sergey P,Yan Denghua.从根系垂向分布认识地下水依赖型植物的干旱适应性以中国干旱区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Xu Fengwei,Li Jianjun,Su Jishuai,Lu Xiaoming,Wang Yang,Wu Liji,Wang Chaonan,Chen Dima,Bai Yongfei.季节性调控资源添加对半干旱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Wang Yin,Wang Jianming,Wang Xiaolin,He Yicheng,Li Guanjun,Li Jingwen.地下水位对植物群落叶片与细根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调控作用不同但影响显著[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Abdallah Mohamed Ab,Mata-Gonzalez Ricardo,Noller Jay S,Ochoa Carlos G.控制西美圆柏数量对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生态系统氮储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Mediavilla Sonia,Martin Ignacio,Escudero Alfonso.3种地中海橡树在叶脉和气孔性状上的个体发育性变化及其与叶片经济性状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Jin Ying,Wang Chuankuan,Zhou Zhenghu,Gu Jiacun.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叶片水力性状对长期氮添加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Lin Yutong,Kuang Luhui,Tang Songbo,Mou Zhijian,Phillips Oliver L,Lambers Hans,Liu Zhanfeng,Sardans Jordi,Penuelas Josep,Lai Yuan,Lin Mingxian,Chen Dexiang,Kuang Yuanwen.热带森林优势种青冈叶片气孔、解剖和形态性状与气候、土壤因子的关联[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Xu Chong,Ke Yuguang,Wu Honghui,Smith Melinda D,Lemoine Nathan P,Zhang Weiguo,Yu Qiang.食草昆虫通过增加植物群落中优势物种的占比来缓解极端干旱对整个植物群落的负面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