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雨鑫1,苑丹阳1,王兴昌1,刘玉龙2,3,王晓春1(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东北地区3种桦木木质部导管特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趋同与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施梦娇,李斌,伊力塔,刘美华(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美洲黑杨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对干旱-复水响应的性别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李安艳,黄先飞,田源斌,董继兴,郑菲菲,夏品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草海草-藻型稳态转换过程中叶绿素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张中扬1,宋希强1,任明迅2,张哲1,2(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林学院;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附生维管植物生境营建作用的生态学功能[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王秀英,陈奇,杜华礼,张睿,马红璐(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的青藏高原高寒沼泽湿地蒸散发插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冉松松1,余再鹏1,万晓华1,傅彦榕1,邹秉章2,王思荣2,黄志群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邻域树种多样性对杉木叶片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张慧玲1,张耀艺1,彭清清1,杨静1,倪祥银1,2,吴福忠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亚热带同质园不同生活型树种微量元素重吸收效率的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黄鹏1,林勇文2,张杰1,姚锦爱1,余德亿1(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榕属植物特定挥发物决定榕管蓟马的寄主选择行为[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代景忠1,白玉婷2,卫智军3,张楚4,辛晓平4,闫玉春4,闫瑞瑞4(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羊草功能性状对施肥的动态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管岳,王妍欣,褚佳瑶,冯琳骄,宋晓萌,周龙(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新疆野扁桃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王嘉仪1,王襄平2,徐程扬1,夏新莉3,谢宗强4,冯飞1,樊大勇1(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行道树绒毛梣的水力结构对城市不透水表面比例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张仲富1,2,王四海1,2,杨卫1,陈剑1,2(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蒜头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对其健康状态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沈健1,2,何宗明1,2,董强1,郜士垒1,2,林宇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轻度火烧对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蒋海港1,曾云鸿1,唐华欣1,刘伟1,李杰林1,何国华1,秦海燕1,王丽超1,Victor RESCOde DIOS1,2,姚银安1(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Department of Crop and Forest Sciences,University of Lleida).三种藓类植物固碳耗水节律调节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张敏,桑英,宋金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水培富贵竹的根压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李冠军1,2,陈珑1,2,余雯静1,2,苏亲桂3,吴承祯1,2,苏军1,李键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固体培养内生真菌对土壤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吕自立1,刘彬1,常凤1,2,马紫荆1,曹秋梅3(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莆田砺成中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罗娜娜1,2,盛茂银1,3,王霖娇1,2,石庆龙1,3,何宇1,3(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与衍生产业工程实验室).长期植被恢复对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何斐1,李川1,Faisal SHAH2,卢谢敏1,王莹1,王梦1,阮佳1,魏梦琳1,马星光1,王卓1,姜浩1(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Department of Agronomy,The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Peshawar (UAP)).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刺槐-魔芋间碳转运和磷吸收[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胡同欣,李蓓,李光新,任玥霄,丁海磊,孙龙(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火烧黑碳对生长季兴安落叶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李卫英1,2,章正仁2,辛雅萱1,王飞1,辛培尧1,高洁2(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松、思茅松和卡西亚松天然种群间的针叶表型变异[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胡昭佚1,陈天松1,赵丽2,3,许培轩2,吴正江1,董李勤1,4,张昆2(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水位下降对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木里薹草氮磷重吸收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吴帆,吴晨,张宇辉,余恒,魏智华,郑蔚,刘小飞,陈仕东,杨智杰,熊德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温对成熟杉木人工林不同季节细根生长、形态及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郭敏1,罗林2,梁进2,王彦杰1,赵春章3(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冻融变化对西南亚高山森林优势种云杉和华西箭竹根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杨佳绒,戴冬,陈俊芳,吴宪,刘啸林,刘宇(华东师范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生物多样性联合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对植物群落构建和稀有种维持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李柳1,2,刘庆华1,尹春英1(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硒生物强化及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潜力[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张琦1,2,冯可2,常智慧1,何双辉2,徐维启2(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灌丛化对林草交错带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Schob Christian,Engbersen Nadine,Lopez-Angulo Jesus,Schmutz Anja,Stefan Laura.作物多样性实验——理解一年生作物系统物种多样性效应的机理[J].植物生态学报,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