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召欣(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探寻工程伦理教育与学生的交集 ——兼谈若干认知误区[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4期
-
冯驰,蒋敏,李小龙,唐鸣放(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热工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 ——以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和重庆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4期
-
陈楠,邝博文,朱春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外事办).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韩国经验的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4期
-
闫杰,郭瑞,李根,雍鹏,杨涛(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陕西理工大学人事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全过程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4期
-
王初生(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BIM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4期
-
王小铭,岳东北,阳春,李宏,何梅(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美国研究型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借鉴[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4期
-
陈志华,徐训,范小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蒲清平,何丽玲(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路径[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李奕成,耿华峥,刘磊,周建华(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协同论视角下中国风景园林史教学体系优化[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黄振宇1,吴瀛2,隋莉莉1,熊琛1(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组合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辨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栗蕾,李广慧,李晓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化元素研究与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何韶颖1,许莹中1,何楚明2(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融合CDIO理念的建筑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卢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变革与研究性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文海家,谢强,李英民(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建造类研究生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苗峰1,关萍1,夏国平2,牟瑛娜3,张征4(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宁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构建“四结合”教学模式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建设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王卉,梁玮男,任雪冰(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注重整体思维培养的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廖飞宇,涂德锋,盛叶(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农林院校智能建造专业培养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陈明1,2,3,李娟2,3,丁超2,3(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务处;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智能建造与运维工程研究中心).“一中心、三协同”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陈科1,2,3,巩晓东1,2,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城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概念、目标与多元路径[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张慧1,呙林义2(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双重认同:新生代教师工作绩效的提升路径 ——来自云南民办高校教师的实证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焦晋峰,刘佳敏,樊丽轩,陈鹏程,郭秀华(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杨无敌1,陈鹏2,郭广军3,4(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宜春学院科研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中美高校工程学习模式比较研究 ——以富兰克林·欧林工学院和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丁研(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建筑课程创新思考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杨圣奇1,黄彦华1,陈小琴2,王建国1,王迎超1(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刘月飞,樊学平(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基于本体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贝叶斯拓展[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左延红1,程桦2,王雅1(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应用型高校建筑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贺丽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矿业特色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许馨尹1,2,吴征天1,2,付保川1(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吴浪1,淳庆2(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遗产保护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
尹贻林,牛一琦,柯洪,严玲(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标准构建路径研究 ——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