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飞艳,孙子淇,黄冰艳,秦利,石磊,刘华,汪晓,田梦迪,郑峥,董文召,张新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基于双列杂交的花生主要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王未君1,李文林1,刘昌盛1,郑畅1,周琦1,李黄祥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在菜籽油吸附脱磷中的应用及其对酚酸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王宇飞,李海平,马强,杨博慧(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不同杀虫剂对油菜萝卜蚜的毒力、作用机制及在油菜叶片的残留[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苌兴超,王雪松,张沿政,景雅,陈龙,赵佳梁,房庆伟,宋春晓,李永光,李文滨(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大豆GmPUB32基因的克隆及耐盐功能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张毛宁,张新友,孙子淇,黄冰艳,刘华,徐静,张忠信,齐飞艳,董文召(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郑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和培训基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巢式杂交群体的花生荚果性状遗传模型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张青1,2,3,冷博峰1,3,陈雪婷1,3,陈卓尔1,3,魏梦升1,3,冯中朝1,3,李先容4(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宋万朵,晏立英,雷永,淮东欣,康彦平,王志慧,姜慧芳,廖伯寿(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基于ISSR与ITS-RFLP的花生白绢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黄冰艳1,胡京枝2,张新友1,苗利娟1,石磊1,吕登宇3,柴芃沛1,冯素萍4,刘华1,韩锁义1,汪晓1,齐飞艳1,孙子淇1,秦利1,董文召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郑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和培训基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花生种子脂肪含量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蔡翔1,2,邓越1,王转红1,杨龙1,吴明德1,张静1,李国庆1(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科学研究所).温度对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假囊壳和子囊孢子发育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索炎炎1,张翔1,司贤宗1,李亮1,余琼1,程培军1,邱岭军1,余辉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正阳县花生研究所).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磷对花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许曼琳1,张霞1,吴菊香1,于静1,郭志青1,李莹1,谢宏峰1,谭德云2,周如军3,迟玉成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花生抗网斑病品种筛选及抗病性与产量损失的关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Yang Chen,Wang Xu,Deng Qianchun,Huang Fenghong.Rapeseed polysaccharides alleviate overweight induced by high-fat diet with reg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rat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Wang Ting,Zhang Qi.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AFLM (Ver-1), a middle key protein involved in aflatoxin biosynthesi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Zhang Xiaohan,Lian Jinglong,Dai Chunyan,Wang Xiaoli,Zhang Mingzheng,Su Xing,Cheng Yaohua,Yu Chengyu.Genetic segregation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content in the filial generations of high-linolenic-acid rapeseed (Brassica napu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Wang Chuantang,Wang Zhiwei,Han Hongwei,Li Jiakai,Li Hongjv,Sun Xiushan,Song Guosheng.Combining ability for main quality traits in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Wang Chuantang,Wang Zhiwei,Wei Ying,Tang Yueyi,Wang Feifei,Han Hongwei,Sun Yan.Effect of variety and seed dressing on emergence of high-oleic peanut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oil humidity condition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Wei Fang,Zheng Mingming,Deng Qianchun,Wan Xia,Xu Jiqu,Gong Yangmin,Chen Hong,Huang Fenghong.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pid Science and Health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lipid science and health[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Arockiasamy S,Kumpatla Jyothirmayi,Hadole Sainath,Yepuri Vijay,Patil Manoj,Shrivastava Vineeta,Rao Chandrasekhara,Kancharla Nagesh,Jalali Saakshi,Varshney Alok,Madan Neeta,Pothakani Sai,Nair Vinod,Peyyala Sridhar,Mudunuri Vishwnadharaju,Gopal Ananthan,Kumar Niranjan S,Pachiyannan Jawahar,Seelamanthula Satyanarayana,Narasimham J V,Phadke Makarand,Anindya B,Sapre Ajit,Dasgupta Santanu.Breeding and biotechnological efforts in Jatropha curcas L. for sustainable yield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专题征稿|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油菜种质创制及相关性状基因挖掘[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范世航,刘念,华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作物油脂合成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邓丽,郭敏杰,殷君华,谷建中,苗建利,李阳,任丽(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0产量及其构成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郭聚领,石笑蕊,辛强,洪登峰,杨光圣(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高油酸pol TCMS不育两用系及其恢复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张瑶,吴邦富,吕昕,谢亚,陈洪,魏芳(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加工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料油脂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油料作物中特异性脂类伴随物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李荣德1,李嫒嫒2,牛庆杰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我国向日葵品种登记状况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张旭1,Luqman Bin Safdar2,唐敏强2,刘越英2,张园园2,刘胜毅2(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结合PCA和GWAS解析甘蓝型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调控位点[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王大刚1,陈圣男1,2,于国宜3,李杰坤1,韩千笑2,吴倩1,胡国玉1,黄志平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作物品质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安徽农垦龙亢农场).1983-2019年安徽省夏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彭门路1,2,赵小珍1,2,王晓东2,陈锋2,张维2,孙程明2,张春1,2,管荣展1,张洁夫1,2(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甘蓝型油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yl1的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王延甲,范世航,刘静,郑明,华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甘蓝型油菜BnLEC1.A07基因启动子在不同含油量品系中的克隆与活性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祁伟亮1,2,3,4,5,马骊1,2,3,4,王萍5,王飞5,孙柏林1,2,3,4,王万鹏1,2,3,4,武军艳1,2,3,4,孙万仓1,2,3,4(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活性氧介导的甘蓝型油菜细胞分裂及信号传递机制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
于海洋1,李玉颖1,吕玉英1,张秀荣1,杨会1,张昆1,王林2,刘风珍1,万勇善1(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聊城市现代种业服务中心).多群体解析高油花生籽仁含油量的遗传效应[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