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仙春1,赵俊三1,陈国平2(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基于“三生空间”的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多尺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孙建,刘子琦,朱大运,李渊,李开萍,王进(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漠化治理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伍博炜1,杨胜天2,邵南方1,彭瑞文3,管亚兵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以汾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杨孟豪1,刘阿敏2,曹连海1,闫安1,王诗星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农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河南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罗雅曦1,2,刘任涛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风沙区不同人工固沙灌丛林土壤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井睿1,2,张蚌蚌1,2,赵敏娟1,2,张济舟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近35年中国耕地集约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韩雪莹1,杨光1,秦富仓1,贾光普1,凌侠1,高岗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呼和浩特市林业局).毛乌素沙地近30年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演变格局[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赵恒策,魏霞,贺燕,于文竹,王涛(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可蚀性K值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姚昆1,周兵2,李小菊1,何磊3,李玉霞4(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基于AHP-PCA熵权模型的大渡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朱瑾瑾1,孙军娜1,张振华1,杨润亚2,潘英华1,杨懋1(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咸淡水交替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韩馥1,王百群1,2,3,张尚鹏4,喻佳洛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子午岭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及磷素分布的驱动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乔磊磊1,李袁泽2,翟珈莹3,4,宋亚辉3,4,刘国彬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靖娟利1,2,罗福林1,王永锋1,2,王安娜1(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1998-2017年滇黔桂岩溶区降水时空动态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李振东1,朱彦光1,陈晓冰1,2,甘磊2,3,张宗急4,方荣杰1,程芳丽4(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市农业科学院).桂北岩溶区典型农地土壤优先流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李伯祥1,陈晓勇1,2,3,徐雯婷1(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基于水云模型的Sentinel-1A双极化反演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罗玉1,2,秦宁生1,2,周斌2,李金建3,刘佳2,王春学2,庞轶舒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候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961-2016年长江源区径流量变化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张宁宁1,谭凯亮2,亢福仁1,刘普灵3(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恢复过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王思源,宁建凤,王荣辉,李盟军,姚建武,申健,周凯军,艾绍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黏土矿物混合生物炭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氮素污染减排潜力[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刘跃钧1,姚理武2,吴应齐2,蒋燕锋1,谢建秋1,葛永金1,李永和3(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庆元县林业局;缙云县林业局).锥栗林下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果[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曹永强,肖春柳,李元菲,刘明阳(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春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与成因[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金建新1,张娜2,桂林国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西藏地区干旱指标的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张佳瑜,白林波,杨美玲(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银川市近30年城市扩展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段健1,2,徐勇1,2,徐小任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白雪1,杜宾宾1,2,3,姜亚莉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县域单元的广东省经济空间差异及演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郭小伟1,戴黎聪1,2,李以康1,张法伟1,林丽1,李茜1,钱大文1,樊博1,柯浔1,2,舒铠1,2,朋措吉1,2,杜岩功1,曹广民1(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退化程度下的高寒草甸主要温室气体通量[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吴志远1,2,彭苏萍1,杜文凤1,崔凡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干旱地区煤层开采对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杜好田1,焦峰1,2,姚静1,李冬冬2,方昭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区降水变化对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李小燕1,柳书俊2,王志杰3(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秦巴环境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汉中市水源地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王思远1,许有鹏1,王丹青1,高斌1,王强1,温海燕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太湖锡澄地区TP和CODMn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
刘洋洋1,王倩1,杨悦2,同琳静1,李建龙1,章钊颖3,王振乾4(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0-2013年中国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