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艺文,李红丽,董智,耿林昇,潘嘉琛,尚宾(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站).3种固沙材料与风沙土复配后土壤改良效应及其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陈斌1,2,徐尚昭1,2,周阳阳1,2,王宏志3,杨顶田4(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放射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汉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邓佳楠1,2,张军3,刘泽彬2,刘帆1,2,郭建斌1,马水莲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六盘山林业局西峡国有林场).六盘山华北落叶松坡面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乔亚军1,张慧1,2,刘坤1,王智1,徐网谷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地理与遥感学院).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植被固碳释氧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王东丽1,郭莹莹1,谢伟1,2,钱晓彤1,郭建军2,赵晓亮1,连昭1,杜华栋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风沙黄土区排土场不同恢复类型植物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滑永春1,孙小添2,白澳1,裴志永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基于遥感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霍云霈1,朱冰冰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坡面草被覆盖对侵蚀产沙影响的模拟试验[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张洋1,李鹏2,3,马文东4,张旭2,3,郭嘉嘉2,3,潘金金2,3(西安国际港务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城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黄河上游西柳沟流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高家勇1,2,李瑞1,2,杨坪坪1,2,盘礼东1,2,黄凯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宋爽1,2,王韶晗1,2,石梦溪1,2,胡珊珊1,2,许大为1,2(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景观格局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童珊1,2,3,曹广超2,3,闫欣1,2,3,刁二龙1,2,3,张卓1,2,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南坡土壤侵蚀定量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郭赓1,丁鸣鸣2,钱洲3,林杰1,佟光臣4,崔琳琳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市水务局;南京市水土保持管理中心;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局).1986-2013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祁泓锟1,焦菊英1,2,严晰芹2,李建军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近40年塔里木河流域水沙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王利成1,2,温仲明1,2,3,逯金鑫3(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延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与水文连通性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陈春良1,2,鲍凯强3,王梦莹1,2,郑柯1,2,邱莉萍2,魏孝荣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被去除对侵蚀环境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赵晶,刘美英,郝孟婕,王清宇(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植被恢复对干旱区生态光伏电站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常晓格1,2,王志慧2,肖培青2,魏峰远1,张攀2,马力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演变及驱动因素空间分异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张军民,荣城,董国松(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00-2020年漓江流域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宁静,石东伟,周思宇,夏子良(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宾县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权衡协同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周启刚1,2,彭春花2,3,刘栩位2,3,向宇峰4,周浪2,3(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集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精绘勘测有限公司).基于VOR模型的三峡库区消落带2010-2020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陈磊(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空间尺度特征及驱动机制 ——对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的考察[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卓静1,朱延年2,李韬3,杨承睿1(陕西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陕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吴黎,解文欢,张有智,宋丽娟,李岩,吕志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黑龙江省20年干旱时空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马小燕,朱晓雯,赵金涛,赵娜,石云(宁夏大学).基于SPEI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干旱特征及驱动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韩仕星1,2,陈允腾1,张懿晴1,3,杨胜勇1,王征1,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城市森林健康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增温与干旱双重变化对若尔盖泥炭CH4排放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艾开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化害为利:黄土高原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探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黄志蕾,朱纹君,齐善忠(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近30年黄河下游城市后备可利用土地资源时空演变分析 ——以济南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马琪1,李婷2,贺成民3(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基于生态承载力预警的土壤侵蚀敏感红线划分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王永红1,彭锦1,黄畅1,吴宏旭2,蔡斯龙2,刘锋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文局;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珠江流域下游1960—2019水沙异变诊断及其控制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 周婧,吴利(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湘中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环境干扰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