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肖剑忠,张靖初(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工程项目党建的实践与启示——以杭州A重大工程项目党建为例[J].观察与思考,2022,第8期
  • 胡乃岩(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框架与实践路径[J].观察与思考,2022,第8期
  • 奚洁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十大辩证思维[J].观察与思考,2022,第8期
  • 史为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列宁关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及现实启示[J].观察与思考,2022,第8期
  • 本刊编辑部.《观察与思考》征稿启事[J].观察与思考,2022,第8期
  • 刘长秋1,2,夏小和1,刘佳玲2(上海政法学院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内规矩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观察与思考,2022,第8期
  • 邓纯东(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人伟大人格是党特有的政治优势[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张艳涛1,2,高玉平1(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所).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历史意蕴[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郭秀兰1,程学军2(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的逻辑意蕴[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董瑛(浙江省委党校权力监督研究中心).清廉浙江:历史方位、时代内涵、价值体系[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邸乘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王亚妮,佘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规模的变化及其特点[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郭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论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新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思想[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周娜1,郭坚刚2(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嘉兴南湖学院).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实践向度与现实路径[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吴文娟(浙江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心).产业振兴党建联盟: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 ——以浙江省浦江县为例[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本刊编辑部.《观察与思考》征稿启事[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杨正军,张国松(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百年进程与经验启示[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许奕锋,李功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视域下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鲁静(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价值、逻辑蕴涵与实践经验[J].观察与思考,2022,第7期
  • 文丰安1,张彬熠2(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及新时代实践着力点[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张艳娥(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制度研究的学理拓深[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罗星,蒋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回顾与前瞻:近年来关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研究述评[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王永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蔡娟1,2,王嘉慧1(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南通大学研究基地).五个自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冯景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的逻辑起点:《莱茵报》 ——青年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精神[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王寿林(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主思想研究[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吴朝邦1,2,黄宁宁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创新实质[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 孙大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品格[J].观察与思考,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