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丽铭1,吴月颖1,李财生1,吴治澎1,黄成1,吉恒宽1,侯正伟1,符传良2,赵屹东3,吴蔚东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软X射线实验站).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分子特征对不同来源有机肥分解的响应[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胡菏1,李胜君1,王蕊1,吴宪1,李玉洁2,赵建宁1,李刚3,修伟明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喀喇沁旗农牧局).氮肥配施秸秆对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鲁建荣1,李云良2,谭志强2,姬明飞1,杨垒1,B.Larry Li1,3(南阳师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省南水北调水源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环境科学系).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力参数影响的定量研究综述[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郝辰恺1,孙孝林1,王会利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义线性地统计模型在典型亚热带丘陵区数字土壤制图中的应用[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尹媛1,2,生弘杰3,王紫泉1,相雷雷1,付玉豪1,卞永荣1,2,蒋新1,2,王芳1,2(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不同载体材料固定Sphingobium sp.PHE3对溶液中菲的降解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金科1,2,3,魏志军1,2,3,马小芳1,4,李承霖1,2,3,单军1,3,颜晓元1,3(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因子对水稻土硝酸根异化还原过程速率和分配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谢新乔1,陆俊平1,田育天1,杨继周1,李湘伟1,孙维侠2,宋正姗3,史学正2(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师范大学地理与测绘城乡规划学院).玉溪市100 m级植烟土壤质地品质的区划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郭致杰1,2,张海英1,2,李建军1,2,徐生军1,2,荆卓琼1,2,吕和平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基于玉米膜下滴灌系统的药液扩散与除草效果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陈琳1,王健2,霍春平3,杨昌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安市水利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坡耕地土壤物理结皮分层颗粒组成特征研究[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王根林1,段衍2,刘峥宇3,王楠楠1,4,高阳5,李玉梅1,王伟1,蔡姗姗1,孙磊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绥滨农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对土壤水热及碳氮库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刘伟民1,舒业勤1,夏银行1,向红坤1,高鹏1,赵紫薇1,黄晶2,高菊生2,张振华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湖南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复种绿肥下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与稳定[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孙媛媛1,徐梦2,李月芬1,张旭博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色季拉山不同深度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张君1,2,3,陈洪松1,2,付智勇1,2,聂云鹏1,2,连晋姣1,2,覃常4,文振兴4(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关键带含水介质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刘泽弦1,王蓓蓓2,陶成圆1,欧燕楠1,吕娜娜1,沈宗专1,李荣1,沈其荣1(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香蕉根围土壤尖孢镰刀菌与养分特征及相关性[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王玉芳1,2,蔡元锋2,侯扶江1,BOWATTE Saman1,3,贾仲君2,4(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草地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放牧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冬季牧场甲烷氧化菌类群及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白雪源1,2,张杰3,2,崔振岭1,2,王广进1,2,吕玉娇3,张福锁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低产田评价指标与主要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姜永孟,邓翠,吕茂奎,熊小玲,李佳玉,谢锦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异养呼吸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苏媛1,2,田长彦1,2,买文选1,2,王雷1,2,赵振勇1,2,周宏飞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滴灌条件下西北干旱区农田生物排盐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李静,林青,徐绍辉(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pH/离子强度时Cu/Cd复合污染土壤解吸和迁移特征[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吴川,罗雨轩,薛生国,钱子妍,漆彦婷(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铁/锰氧化菌诱导土壤重金属生物成矿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3,第4期
-
刘亚龙,王萍,汪景宽(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刘超华1,李凤巧1,廖杨文科1,李孝刚1,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林对土壤地力的影响过程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任利东1,2,王丽1,林琳3,张斌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根特大学环境系).农田土壤机械压实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李静泰1,2,闫丹丹1,2,么秀颖1,2,谢思荧1,2,刘垚1,2,盛昱凤1,2,栾兆擎1,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滨海湿地碳储量估算[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李秀芝,胡聪月,杨帆,韩光中(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土壤过程模拟实验室).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紫色水稻土不同形态钾演变特征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曹锐1,王悦1,陈爽1,郑灵韵1,徐莉1,周际海2,李辉信1,3,胡锋1,3(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学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王慧1,韩上1,唐杉1,程文龙1,卜容燕1,李敏1,武际1,王允青1,曹卫东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紫云英翻压还田对稻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朱爽阁,张前前,徐昕彤,毕瑞玉,宋燕凤,熊正琴(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减缓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能力降低的机理[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唐琪1,2,曹蕾1,钱建南3,汤逸帆1,申建华4,韩建刚1,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金东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粮家佳康(江苏)有限公司).沼液替代化肥对稻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
潘岳1,张雨1,王洋1,2,3,商建英1,2,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根系分泌物典型组分对生物炭胶体稳定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