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晋升1,2,3,王永东1,3,娄泊远1,2,3,艾柯代·艾斯凯尔1,2,3,徐新文1,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人工林健康评价[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刘婉如1,2,陈春波1,罗格平1,3,4,何惠丽1,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巴尔喀什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与趋势[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苏迎庆1,刘庚1,赵景波2,牛俊杰1,张恩月1,郭利刚3,林菲1(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基于FLUS模型的汾河流域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胡亚伟1,孙若修1,申明爽1,施政乐1,刘畅1,徐勤涛1,刘俊廷1,张建军1,2,3,4(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晋西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赵倩石1,2,潘佩佩1,2,王晓旭3,王雪然1,2,王晓萌1,2,李宁4,王新云5(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高宇婷1,2,3,于洋1,2,3,孙凌霄1,3,于瑞德1,3,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土地覆盖变化及驱动力[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孔子洁1,2,邓铭江3,凌红波4,王光焰5,徐生武5,王增如6(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常梦迪1,2,王新军1,2,李娜1,2,闫立男1,2,马克1,2,李菊艳3(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基于CSLE模型的天山北坡中段山区水力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张玉欣1,2,韩辉邦1,2,郭世钰1,2,田建兵1,2,唐文婷1,2(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南麓夏季不同降水云系雨滴谱特征及其Z-R关系[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贾松涛1,黄生志1,王浩2,李紫妍1,黄强1,梁浩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BP-SVM模型的植被变化模拟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白潞翼1,刘静1,胡晶华1,张欣2,李诗文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紫穗槐直根力学性质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周刚1,2,崔曼仪1,2,李哲1,2,张世强1,2(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新疆春季融雪洪水危险性动态评价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张兴鑫1,张凯1,史博源2,崔宝红3,赵礼明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流动沙丘区公路路基风沙流场数值模拟及路面沙害形成机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李骊1,张青青1,李宏1,王雅梅1,赵新风2,3,4(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近28 a克孜河流域天然植被需水满足程度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李丽1,2,刘诗奇1,王平1,3,乔源2,王涛2,王田野4,李泽红1,3,Tcogto Bazarzhapov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负载指数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李梓钰,陈启慧,黄峰,郭振天(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吐鲁番盆地骆驼刺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郭鑫,李文宝,孙标(内蒙古农业大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氢氧稳定同位素对达里湖水体蒸发与补给来源的指示作用[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周林虎1,王昊宇2,张秉来1,祁兆鑫1,曹荣泰1,范延彬1,孙生海1,刘宇平1(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硫酸盐渍土表观电导率与水分、盐分及粒径关系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吝静1,赵成义1,马晓飞2,施枫芝2,吴世新2,朱建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刘璐1,2,陈亚鹏1,李肖杨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输水对孔雀河地下水埋深及植被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吴金华,刘思雨,白帅(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神木市生态廊道识别与优化[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王荣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毛乌素沙地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张露1,2,3,孟婷婷1,胡雅1,魏静1(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同培肥方式对沙质土地区残次林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陈晶1,2,郭晓宁3,白文娟2,4,文霞2,5,杨延华6(青海省黄南州气象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气象台;青海省海东市气象局;青海省海西州气象局;青海省气候中心).近60 a柴达木盆地沙尘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孟瑞玲1,徐先英1,2,王立1,刘虎俊2,赵鹏2,李逢博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扰动对人工梭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孙晶1,2,3,任雯1,2,杜澜1,2,郑新军1,2,李彦1,2,赵金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降雨频次对粗枝猪毛菜生育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杨琪1,2,李书恒1,2,李家豪1,2,王嘉川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秦岭森林植被物候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许志平1,邵天杰1,张连凯2,邵明玉2,牛俊杰3(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砂质壤土地表CO2通量变化特征 ——以清凉寺沟流域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
李帅1,陈勇航1,侯小刚2,王军海3,胥志德4(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天津宜捷海特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FY-2F云量产品在新疆区域的评估及检验[J].干旱区研究,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