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琰玮,甄江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研究——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5期
-
卡吾沙尔·库都斯1,2,刘会良1,3,张岚1,2,迪力夏旦木·塔什买买提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园).尖喙牻牛儿苗春/秋萌植株及子代种子的生理生化特性[J].干旱区研究,2022,第5期
-
蒋小芳1,2,段翰晨1,3,廖杰1,3,宋翔1,3,薛娴1,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基于PLUS-SD耦合模型的黑河流域中游甘临高地区土地利用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张云霞1,张金茜1,2,巩杰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半干旱区湖盆景观格局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凉城县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李远航1,2,3,郝兴明2,3,张静静2,3,4,范雪1,2,3,赵卓怡2,3,4(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近17 a阿克苏绿洲农田净碳汇功能的时空变化[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付东升1,任晓萌2,王燕玲3,张翠英4,蒙仲举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水利局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刘海龙1,2,唐飞1,丁娅楠1,张羽1,郭晓佳1,2,谭景柏3,程岳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山西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的时空演变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李晓格1,张颖1,单永娟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榆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祝存兄1,2,史飞飞1,2,乔斌1,2,张娟1,2,陈国茜1,2(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高分1号卫星数据的青海湖扩张及湖滨沙地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骆成彦1,陈伏龙1,何朝飞1,龙爱华1,2,乔长录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CMADS在玉龙喀什河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赵晨光1,李慧瑛1,鱼腾飞2,陈薇宇2,谢宗才1,张斌武1,张军3(阿拉善盟林业草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内蒙古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雅布赖工作站).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张鹏飞1,贾小旭2,3,赵春雷2,3,邵明安1,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初始容重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郭茵1,2,雷加强1,2,3,范敬龙1,2,3,王海峰1,2,4,吕振涛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莫索湾沙漠研究站).近20 a蒙古国土壤风蚀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翟辉1,李国荣1,2,李进芳1,朱海丽1,2,赵健赟1,2,刘亚斌1,2,陈文婷1,2,胡夏嵩1,2(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河源草地退化区2种鼠丘土壤风蚀规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贾册1,陈臻2,3,韩梅4(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区域PM2.5污染管控时空识别——以关中地区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田庆春1,2,石小静1,郝晓龙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华早期文明研究院).临汾盆地黄土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事件[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杨兴华1,2,马明杰2,周成龙2,何清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起沙阈值判定方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适用性对比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朱从祯1,2,赵天良1,2,孟露2,杨兴华3,何清2,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2,杨婕1,朱燕1,吴昭烨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浮尘气溶胶对沙漠大气边界层结构作用的昼夜差异[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姚俊强,毛炜峄,李淑娟,陈静,马丽云(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1951—2020年阿富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强玉泉1,徐先英1,2,张锦春2,刘虎俊2,郭树江2,段晓峰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青土湖梭梭茎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胡长通1,杨涛1,2,万旭昊1,孙来康1,郑奕文1,严雪溶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省污染物暴露与生态环境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安市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贺静1,2,吉力力·阿不都外力2,3,4,马龙2,3,4,Galymzhan SAPAROV3,5,Gulnura ISSANOVA3,6(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哈萨克斯坦土壤与农业化学研究所;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锡尔河流域哈萨克斯坦境内农田土壤粒度特征及空间异质性[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王佳文1,彭杰1,纪文君2,白建铎1,冯春晖1,李洪义3(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基于电磁感应数据的南疆棉田土壤pH反演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卢方园1,2,贾德彬1,2,高瑞忠1,2,苏文旭1,2,赵航1,2,杨丽娜1,2(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库布齐沙漠社会经济系统动态仿真及其应用[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焦阿永1,陈伏龙1,闫俊杰2,凌红波3,4,申瑞华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疆地区草地TI-NDVI与NDVImax时空异质性评价[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苏远逸1,2,冯朝红3,张扬1,雷娜1,张庭瑜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土丘陵区覆沙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沙关系[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韦昌林,李毅,单立山,解婷婷(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荒漠灌丛土壤酶活性对UV-B辐射及凋落物分解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秦昊德,李广,吴江琪,魏星星,王海燕,徐国荣(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降雨频率变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氮组分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
谢明君1,李广1,马维伟1,刘帅楠1,常海刚1,杜佳囝1,丁宁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水分对河西青贮玉米土壤化学计量比及稳态性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