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涛(南京艺术学院).田野是第一信史[J].中国音乐学,2022,第2期
-
杜亚雄(中国音乐学院).《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跨民族传承的民歌[J].中国音乐学,2022,第2期
-
辜玉斌(潮州筝学会).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J].中国音乐学,2022,第2期
-
王文澜(西北师大音乐学院).“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J].中国音乐学,2022,第2期
-
钱仁平1,2,魏雨薇1,3(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伊斯曼音乐学院).“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陈孝余(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论音乐聆听的四种方式[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杨逸(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韶舞九成乐补》考论[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林媛(哈尔滨音乐学院).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伍国栋(中国艺术研究院).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吴慧娟1,2,洛秦3,4,5(福州大学;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会;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下的菲律宾南音社团发展及文化意义阐释[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刘振1,王州1,2(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孙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刘勇(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论宫调系统[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齐易(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学校传承体系建构刍议[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鲁立(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中主题的过程》中的主题学说——观点、缘起及现代意义[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居其宏.得时代风气之先 扬先辈轶文宏旨——深切怀念师兄魏廷格[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冯长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钢琴艺术与近现代音乐思想研究的开拓者——魏廷格与20世纪中国音乐史研究[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王英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怀念恩师魏廷格先生[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王小盾(温州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多声音乐的早期历程[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
张建生,刘晓辉.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J].中国音乐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