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焦春鑫1,杨玉仁1,2(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西汉时期“大共同体本位”之构建 ——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为视角[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刘进旭,李根寿(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宁加强组织建设的生成逻辑、理论建构与时代价值 ——基于“民主集中制”视域下的再考察[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初娇娇(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论唐代意象创构中“象”的时空合一主题[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王天航(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长安规制与洛阳规制:隋唐宫殿建筑发展的两条主线[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田宝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小说《荒原问道》:从文化书写到哲学追问[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廖仁郎(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伦理之维及其价值意涵[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张茂泽(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董仲舒“天人一”说的思想史意义[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张珈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郭熙画论观照下的苏轼山水诗刍议[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蒋万胜(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蒋万胜教授[J].唐都学刊,2023,第3期
  • 田学慧1,巩宝平2(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代孕妇饮食禁忌略论[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廉天娇(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先秦儒家“善”的三重境界[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郭诺明1,2,张丽华2(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南昌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秦儒家义利观探析[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池芳春1,杨洪2(西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载“横渠四句”的内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新时代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培养的视角[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韩静1,雷龙乾2(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生发展逻辑与哲学范畴建构[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毛洋洋1,吴铁2,朱利民3(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唐代胡人都市生活研究 ——以唐朝陆海丝路出土出水的胡人舞筵图像文物为例[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唐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董仲舒求雨止雨祝辞中“情”与“理”的张力分析[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邓心强(中国矿业大学人文学院).魏晋南北朝鉴赏感悟法与批评文体的诗性建构[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崔小伟(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于个人存在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解析[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郭岩松,林美卿(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李博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唐五代敦煌佛教的隆盛与曲子词的流播及词调的衍生[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王学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刻石文字源流考析[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沈传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长安志》所载始平原相关问题考[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李睿(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载心性论思想之“合性与知觉” ——以朱熹和牟宗三的不同解读为引[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 (唐都学刊编辑部).本刊“经济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J].唐都学刊,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