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东方,林艺婷(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时代出版机构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2,第11期
-
王龙襄(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新形势下出版社的产品创新研究:顶层设计与产品网络[J].科技与出版,2022,第11期
-
上官大堰,覃万凯(北京林业大学).《装饰绘画》书籍装帧设计[J].科技与出版,2022,第11期
-
余俊缘(厦门大学法学院).数字作品NFT交易的本质、规则及法律风险应对[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王迁,薛原(华东政法大学).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与账号交易平台责任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江波1,2,吴梦真3,刘小姣3,杨雅婕1(苏州大学期刊中心;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科技期刊品牌价值评估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高媛1,刘素贞1,赵维杰1,曾彦彰2(《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公司;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期刊部).《国家科学评论》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国际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刘火苟(福建教育学院杂志社,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辑共同体视角下学报新手编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路径探索[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覃楚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现行《著作权法》背景下作品署名推定结果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丁佐奇1,2,李楚威1(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我国高起点新刊发展:现状、趋势、培育[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刘娟,付晓静(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减法思维:有声读物平台Audible的营利策略及其启示[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吴祝华1,2,王晓梅2,徐迎春2,刘若瑾2,柳静怡2,王国栋1,李燕文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加强新闻报道传播的策略及路径探索[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高山1,2,李永诚1(湖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栏目编辑双身份制创新与管理[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朱茂磊(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论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中的政府责任设定[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曾元祥,汪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我国学术期刊预警制度建设研究——基于科研人员与科研组织的视角[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文秋霖1,刘家益2(长江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全业务链视角下图书出版与短视频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朱嘉春,秦茂盛(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文学典籍海外译介与出版的读者意识——以蓝诗玲新译《西游记》为例[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邢洁(南京大学法学院).VR出版物著作权保护:困境、内在机理及应对策略[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马峥,俞征鹿,焦一丹,陈国娇,盖双双,田瑞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我国新创办科技期刊的发展潜力评价思考[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肖娴,刘筱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外新创办科技期刊特征比较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宁笔(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新刊发展的双引擎驱动:把握稿件质量和做好宣传推广[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田恬,柳成荫,史永超(科技导报社).高起点新刊质量控制路径探究——以Research为例[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欧梨成(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智能研究(英文)》编辑部).多元传播语境下融合出版的“冷”思考[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刘静(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齐树友(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双减”政策视域下教辅图书破局升级策略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范军1,王平2,倪松涛3(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江南大学).从新中国出版管理机构变迁看“新闻出版”概念的形成、内涵及使用[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
严励(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红树林度假酒店使用手册》书籍装帧设计[J].科技与出版,2022,第10期
|